3月已读书单 大医
2025-04-03 11:04:59
3月已读书单 大医
马亲王的医学题材近现代史小说,疫情期间两年写就。读完已经多日,上下集共4本,八十余万字,却一口气读下,直觉酣畅淋漓。\n○关于人物。主人公还是两男一女的配置,和《两京十五日》一样,且文章不以男女情感为绳索,而是着眼于治病救人的医者在不同时代、经历救助各类灾病下的成长旅程。致力于妇女儿童健康且一生不婚的英子,沪上富二代的身份从她的显著特征到变为最不起眼的标签。无论是抢救孕妇还是战乱期间带着一百余婴幼儿及青少年跋山涉水回到后方,女性力量都叫人不可不叹!两名男同志同样可敬,顶着方家人责任的方三响,医学上投身疫情工作,最后在延安正式成为革命斗士。还有孙希,在抗日战争阶段为拒绝为日军服务,不惜自毁右手,以行动诠释“护惜身命”与“救国保种”的取舍。\n○关于主旨。和书名一样,大医,意即“苍生大医”,取自唐代药王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经典论述。这段原文在书中多次出现,成为三位主人公践行医道的精神纲领。具体内容如下:\n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勿避险巇、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n“大医”精神,在一次次急难险重的救援中变得清晰。三人在上海鼠疫救援、皖北水灾救治等事件,逐步领悟这段古训的深意,“普同一等“勿避险巇”“一心赴救” 。\n同时,书中也将孙思邈的医道精神融入近代中国波澜壮阔的救亡图存史。“你不关心时局,时局也会来关心你”。在水灾救助时三人偶识的记者的这句话,在后面同样频频出现。三人中方成为同志,孙也因民族大义自伤,英子捐出全部身家投入示范区建设。\n○关于情节。有很多偶然的巧合,以及小概率事件,不难看出作者设计的巧思。比如三人不同的成长环境身份背景,但却无形中与红十会紧密相连。到最后的友人谈话,更有种缘来如此。又比如方三响因日俄战争失去亲人,全村人也遭了殃,背负着仇恨的他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在寻找当年设计陷害的日本人,最终在日救援中又救了不知悔改但意图自杀的仇人,最终放下心中执念。\n○关于感想。很动容。医生的伟大奉献仍被低估。想起做医生的好友兴高采烈地说着她治好的病人,这种职业荣誉感实在难得。\n#读书记录 #多看书看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