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古中国与外来文明修订本》

中古时代来华的商胡贩客,其中最持久而活跃的族类,就是被称为“九性胡”的粟特人。作者以文献、文物和文书为依据,从历史深处揭示了他们在经济、政治和宗教生活中的独特作用,令人耳目一新。粟特聚落是全书论证的基点

《难得本色任天然》

一个出生于红色家庭的“红二代”,其父为原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孔原,其母许明为周恩来办公室副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一个“文革”前北京四中的高材生,北京市“优良奖章”的获得者,

《滇西三部曲·1944:松山战役笔记》

松山战役,可能是在中国*无名的地方发生的*有名的战役。松山战役(包括密支那、腾冲战役)是中国军队*次真正意义上取得全胜的攻坚战。当时参战的官兵们,虽然对抗战的*终胜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军如此疯狂地顽抗,

《秦崩:从秦始皇到刘邦》

统一六国的秦始皇嬴政和汉帝国的创建者刘邦,像是隔代的两位开国君主,其实仅相差三岁,他们都是从战国衰世走出来的同一代人。秦始皇驾崩时,刘邦四十七岁,从泗水亭长任上起兵反秦,开启了他的传奇大业。本书从指出

转折年代

1947年在中国的史进程中有它特殊的地位。正是在这一年,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二十年来在中国占统治地位的国民党从优势转变为劣势,在内战战场上从进攻转变为被动挨打,由强者变成弱者;反过来,中国共

《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三集》

《读书札记三集》内容包括“高僧传初集之部”、“高僧传二集之部”、“高僧传三集之部”、“高僧传笺证稿本”等。

《陈寅恪集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这本书以陈寅恪执教期间备课讲义及其它零散史学原稿结集出版,为海内首次付印。遵作者生前愿望,全书采用繁体字竖排,人名、地名、书名均不加符号注明,一般采用通行字,保留少数异体字。这本书中纠正了王鸣盛十七史

《陈寅恪集书信集》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入笔者1923—1966年间致亲朋、学者的200余件书翰,是其数十年生活的真实记录,内容涉及论学、论人、心志情感和日常生活。由此可以了解陈氏是在怎样的环境下从事学术探索,了解其性情与为人。

谈艺录

《谈艺录》是中国一部集传统诗话之大成的书,也是第一部广采西方人文、社科新学来诠评中国古典诗学诗艺的书。书中对古来诗家作品多所评骘,唐以后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更被重点论列。《谈艺录(平装新版)》征引或评述

《陈寅恪集读书札记二集》

《读书札记二集》内容包括“史记之部”、“汉书之部”、“晋书之部”、“后汉纪之部”、“资治通鉴考异之部”、“弘明集之部”、“唐人小说之部&

天朝的崩溃

本书大量使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清朝奏折,和英国所藏中英交涉文件、日本学者汇编资料集等等,详尽考订并重建了与战争相关的大量基本史实。作者抓住几个主要人物为线索展开叙述。从武器装备、防御工事、兵员训练

《“捕风者”宫崎骏》

宫崎骏(みやざきはやお)出生于1941年的东京都文京区,在四个兄弟中排名第二,父亲是宫崎家族经营的“宫崎航空兴学”的职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因战时疏散,举家迁往宇都宫市和鹿沼市。他所在的家族经营

《陈寅恪集金明馆丛稿二编》

陈寅恪集之一种。收作者生前手定的重要论文与序跋等,如《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与刘叔雅论国文试题书》《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计六十余篇。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武梁祠》

《武梁祠(精装)》的研究回应从以往武梁祠研究中生发出来的四个主要方面,每一方面对于未来学术的进展都极为重要。第一方面是对武氏家族墓地的遗存进行清点和著录。尽管这些遗存对研究东汉图像艺术是极重要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