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遗迹/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
此书是明末著名琴家张大命辑录的一部琴谱,由董其昌做序,内有木刻版画42幅,展现了文人士大夫的艺术生活。此书共四卷,卷一为弹琴之法,讲述指法和理论;卷二、三、四等三卷则收录了中国古代著名的琴曲四十余种,多
乾陵博物馆是在唐陵陪葬墓的遗址上建立的,虽然正式更名是在改革开放刚刚起步的1978年8月,但追溯沿革历史,却源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发掘的唐永泰公主墓,这是新中国成立后陕西发掘的唐永泰公主墓,这是新中国成立后
一九九三年秋,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在沙洋县纪山镇抢救性清理发掘了郭店一号楚墓。该墓虽小,发掘前又曾两次被盗,但随葬器物却很丰富,有礼器、乐器、车马器、生活用器,喪葬器、料器、竹简等,根据墓中陪葬物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广东省博物馆、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编著的《南海Ⅰ号沉船考古报告之二:2014~2015年发掘(上下)(精)/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m
《传承与展望:<威尼斯宪章>发布五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内容包括:作为记忆过程的文化遗产、关于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策略的点滴思考、真实性标准和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在大运河遗产保护中的应用、现代仪器
《百孝图说》图文并茂歌颂孝道,清俞葆真编辑,俞泰绘刊,据清同治十年(1871)河间俞氏刊本影印。卷前有瑞麟、孔昭浃、裘恺齐、朱世忠、俞泰、郑绩、俞恩益等人作序及作者自序,卷末有俞旭照作跋。《百孝图说》全书
《楚地出土战国简册合集(2):葛陵楚墓竹简长台关楚墓竹简》是2003年底立项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楚简综合整理与研究”(03JZD0010)的基本成果。2002-2003年,在实施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中国古钟文化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灿烂结晶。它像天际的一道彩虹,始终贯穿于华夏文明的整个过程,折射出华夏文明发展的轨迹。《东亚梵钟文化研究》主要讲东亚与佛教相关的梵钟。全书分为六章,*章讲了梵钟的源起
王婷、于春著的《仁寿牛角寨石窟(四川仁寿牛角寨石窟考古调查报告)(精)》为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仁寿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合作成果,是2013年四川省科技厅批准的四川省省级公益院所基础科
《敦煌莫高窟第328窟供养菩萨(西夏)》是敦煌莫高窟第328窟东壁北侧的供养菩萨,其造型、衣冠服饰、绘画作风等方面均与北宋敦煌石窟壁画一脉相承。先以墨线起稿,敷彩完毕后,在肌肤颜面部位再以赭红线定稿,用色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