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杨度卷》

杨度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宪政专家、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他提出了金铁主义和君宪救国论,阐发了系统的君主立宪思想。本卷主要收录1902年到1931年间杨度发表的有关政治、社会、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文章。这些文章对清末的

《亚里士多德全集第五卷》

中文版《亚里士多德全集》共十卷,包括迄今所发现的亚里士多德的全部著作48种和一些残篇。它是自西方哲学进入我国百余年来*部西方古典哲学家的全集,在国际上也是德、英、法、日等文以外的少数《亚里士多德全集》现

《经学与建国》

本辑主题“经学与建国”,旨在回顾一个问题:晚清民初,面对中国从帝国转向民族国家的局面,康有为、章太炎等人如何凭借经义,提出他们的建国理念。重温晚清民初经师大儒的建国理念,并非认为他们提供了现成的答案与灵

《文艺风象最小说2012.04--特集信达雅之烦恼》

《文艺风象?信达雅之烦恼(2012年第4期)》的领衔嘉宾阵容非常豪华,这些翻译家带来的作品,都是在文坛激起热议的话题之作:《1Q84》译者施小炜,《冰与火之歌》译者屈畅,《百年孤独》译者范晔,法政系列著作翻译家何

《符号帝国》

1966年,罗兰?巴尔访问日本。此后,他又两次到访东京。对巴尔特而言,日本之旅充满想象、体验以及愉悦。“我得到了一种完美的、强烈的、既深沉又微妙的快乐。”在1970年成书的《符号帝国》中,巴尔特把日

《蔡元培卷》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思想可谓中国新文化“古典时期”的一个范本。他对新文化的构想包括:解构儒学意识形态,确立现代大学理念,融会东西的文化观,以美育代宗教。这些思想带有浓厚的现代性和进

《孙中山卷》

作为孙中山思想的载体,孙中山所遗留下来的文字作品近千万言。本书选辑了孙中山各种形式的重要著述,包括其在“国事遗嘱”中所提及的《建国方略》、《国民政府建国大纲》、《三民主义》及《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作为国内*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

《笑语千山外》

《笑语千山外》为我国香港著名学者、翻译家金圣华的文化随笔。作者以细腻的文字、流畅的语言写出了生命中或深或浅的记忆和瞬时的感受。这部散文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二两部分叙述作者与友人至亲的情谊,涉及地与人

《溪山清远》

本书的基本描述结构是,山水画在五代之前没有真正形成,对自然完美解释停留在心灵与文字——那是“心灵山水”的漫长时期;五及及北宋初期,画家对自然的表现采取了尽可能接近视觉真实的手法,他们相信无论是自然或者是自

《行政礼仪》

本书具体介绍了国家机关与企事业单位各类行政人员所应掌握的礼仪规范。它以“规范从政行为、提升服务意识、优化机关形象”为目标,对办公、接待、服务、外联、外事等日常行政工作中的礼仪技巧均有所涉及,兼具权威性、

《专注力:如何高效做事》

专注力的缺失以及工作时不停地被打断在过去的十年中已经成为职场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在我们重新找回原来的思路之前,30分钟已经过去了。同时,专注力的缺失也是现代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主要问题。我们总是被告诫要&l

《常青藤秘籍——美国大学不告诉你的那些事》

本书是康奈尔大学教授Daniel结合多年来在世界一流大学任教的经验,和对学生的观察指导经验所做的一本大学学习指导手册,全书分为五大部分,包括对大学不同阶段的学习准备,在校期间课程的准备,如何选课,学习人文学

《闲话林语堂》

《闲话林语堂》从多角度介绍了林语堂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系及其文化理想,写出了他的个性癖好,在徐徐而谈之中给我们展示出一个有血有肉、富有个性的林语堂。其中也讲述了他与鲁迅、胡适、周作人、郁达夫、赛珍珠、

《公共演讲的艺术》

《公共演讲的艺术》自1993年出版以来,已再版多次,是一本公共演讲领域的畅销书,被公认为公共演讲方面的经典之作。乔治·L·格赖斯、约翰·F·斯金纳所著的《公共演讲的艺术(附光盘第7版)》是大学英语演讲课程的推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