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中华书局

《后汉书》

《后汉书》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新朝起,至汉献帝让位,曹魏代汉止,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发展历史,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叙事生动,简明周详,是一

《春秋左传注》

《春秋左传》是我国现存极早的编年体史书,记事翔实,文辞优美,是学习、研究先秦历史、文学、哲学和语言的必读典籍。作者广泛收集有关文献考古资料,充分汲取古今学者研究成果,对全书作了深入浅出、博洽简明的注释

《春秋与“汉道”——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研究》

本书是北京大学教授陈苏镇先生潜心研究两汉政治与政治文化的力作。本书深入细致地描述和分析了在儒家士大夫的推动下,以春秋学为主的经学如何诉诸“大一统”帝国的创制立法,如何影响汉帝国的实际历史进程

《金史》

元末脱脱等撰《金史》共一百三十五卷,是一部官修金朝纪传体正史,包括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一卷,记载了从女真族兴起、金朝建立直至灭亡百余年的历史。《金史》是元末修三史即《宋史》《辽史》

《儒林外史》

《中国古典小说*经典:儒林外史》长达五十六回,却没有一个贯穿全书的故事情节,实际上是用一系列相对独立的故事串联而成的。但吴敬梓在创作此书时,却有一个完整的创作思路,即以对待功名富贵和文行出处的态度为中心

《容庚北平日记》

容庚日记手稿共16本,1925—1946年记于北平(今北京),先生南归后一直保存在身边,历数次浩劫而完好无损。1983年3月6日,先生去世后,日记手稿由其女公子容珊等保存,2015年8月后转由先生长孙容国濂保存。容庚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从鸦片战争讲起,一直叙述到其时正在进行的抗日战争,将近百年的史事浓缩在短短五万余字的篇幅里,主题鲜明,史论兼具,反映了蒋廷黻先生十多年对中国近代史的整

《随园食单--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身为乾隆才子、诗坛盟主,袁枚一生著述颇丰。作为一位美食家,《随园食单》是其四十年美食实践的产物。作者以随笔的形式,细腻地描摹了乾隆年间江浙地区的饮食状况与烹饪技术,用大量的篇幅详细记述了我国14世纪至18

《辽东半岛新石器至青铜时代考古学文化研究》

辽东半岛是东北亚多元文化交汇的枢纽地带,这里既是辽西区文化向东传播的必经之地,也是海岱区文化向东北腹地和朝鲜半岛、日本列岛传播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东北腹地和朝鲜半岛等地文化向南、向西传播的必由之路。深

《开元天宝遗事安禄山事迹——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八八○——九五六)撰。王仁裕字备辇,天水人。少时以狗马弹射为乐,年二十五,始就学,后以文辞知名于秦陇间。自唐末为秦州节度判官,仕五代,曾任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兵部尚书等职。工诗

《楚辞》

“楚辞”又称“楚词”,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

《正史宋元版之研究》

尾崎康先生是日本著名汉学家,宋元版本学家,他的《正史宋元版之研究》自一九八九年问世以来,广受学界好评,是了解正史版本的基本文献,也是研究宋元版本的必读著作。但由于原著未有完整准确的中译本,至今未获中国

《辽史》

《辽史》,元脱脱等奉敕撰修,是研究辽朝历史基本、重要的史料。全书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国语解》1卷,记载从耶律阿保机即可汗位至辽朝灭亡二百余年的历史,兼及辽末耶律大石所建西辽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校订本)》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的代表作之一。原是梁启超1923年夏至1924年春夏间,在南开大学、清华学校讲授“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课程之讲义。作者从“时代思潮”、“复古求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