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中华书局

《盐铁论》

《盐铁论》是西汉桓宽根据汉昭帝时所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推衍”整理而成的一部著作。书中记述了当时对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的一场大辩论。该书共分六十篇,标有题目,内容是前后相连

《梅贻琦西南联大日记》

梅贻琦先生字月涵,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37年,抗日战争时,清华与北大、南开三校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梅贻琦任国立长沙临时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务委员,翌年任西南联合大学校务委员会常委兼主席,一直到抗

《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

以简明的文字和1600余幅图片,全面地介绍和演示了中国传统古籍修复技术和知识。包括古籍修复基本常识,古籍修复用纸,中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等古籍修复基础知识;古籍修复技术和字画装裱技术的分解动作,敦煌遗书、金

《千家诗--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影响深远的格律诗选本。所选的诗歌大多是唐宋时期的名家名篇,易学好懂,题材多样,较为广泛地反映了唐宋时代的社会现实,所以在民间流传广泛,影响极其深远。《千家诗》虽然号称千家

《帛书老子校注--新编诸子集成》

老子是中国最古的哲学与籍之一,在历史上曾发生非常深远的影响,并广泛流传到国外,直至今日仍受到西方一些学者的称赞。魏晋以来,老子传本衆多,比较流行的是王弼注本、河上公注本。唐初傅奕得到汉初古本,但他们校

《李颀诗歌校注》

《李颀诗歌校注》三卷,唐李颀著,王锡九校注。李颀,盛唐诗人,颍阳(今河南登封市)人,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任新乡县尉。久不得迁,便辞官归隐东川。其诗尤以边塞诗著称,通常被列入盛唐边塞诗人。李颀的

《菊与刀》

本书是一部通览日本文化、解读其矛盾性格的惊世之作,是我们了解日本不得不读的经典著作。“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与“刀”

《唐六典》

《唐六典》是一部关于唐代官制的行政法典,规定了唐代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的机构、编制、职责、人员、品位、待遇等,注中又叙述了官制的历史沿革。依照唐玄宗的意图,此书本应按《周官》分为理典、教典、礼典、政典、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十三篇”、《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是中国现存*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早的军事著作,被誉为“兵学圣典”。充分表现了兵家的哲学

《太平广记》

《太平广记(套装共10册)》是宋代人编的一部大书。因为它编成于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所以定名为《太平广记》。全书五百卷,目录十卷,专收野史传记和以小说家为主的杂著。引书大约四百多种,一般在每篇之末都

《校礼堂文集》

《校礼堂文集》为清代乾嘉时期*名经学家、史学家和文学家淩廷堪(1755-1809)所*,共三十卷,共收各体文章(包括学术性书信)共一百九十章,有考证礼经乐律,精审无比;有读史论人,充满卓见;有探索日月五星运行之

《老子》

《老子》,又名《道德经》,是先秦诸子百家中道家一派的经典作品。目前所见的各种版本,字数不尽相同,但都在五千字左右,文字极为精简。该书虽然篇幅简短,但哲学内涵极为丰富,历代注释者甚多,河上公章句、王弼注

《墨辩发微--新编诸子集成》

《墨辩发微》是中华书局出版的,谭戒甫编著的,内容简介:墨辩正名第一墨经證羲第二、经说释例第三、别墨衡異第四、名墨参同第五、墨辩原文第一、旁行句读第二、经上旁行句读表(表一、表二、表三)、经上三表流变之

《抱朴子内篇》

《抱朴子内篇》与《外篇》同为东晋葛洪撰述。作者认为道本儒末,《内篇》属道家,《外篇》属儒家。《内篇》论证神仙的存在、论述金丹和仙药的制作方法及应用、各种方术的学习应用、各种道教书籍;是对战国以来、直至

《册府元龟》

《册府元龟》共1000卷31部1116门,它虽与《太平御览》卷数相同,但各卷容量较大,所以总字数约超《太平御览》一倍,有940余万字,在《四库全书》中是仅次于《佩文韵府》的第二部大书。这部书的编纂目的是“欲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