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中华书局

《本事诗--中华经典诗话》

孟启的《本事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是从唐人笔记、小说、文集中摘录改写的若干诗人诗歌故事的汇编,其中也有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而编撰的(其中只有两则是六朝的),作者仿照《诗经》风、小雅、大雅、颂的

《周礼》

《周礼》,亦称《周官》、《周官经》、《周官礼》,是现存儒家十三经中的一部经典,我国*部系统、完整叙述国家机构设置、职能分工的专书。它涉及古代官制、军制、田制、税制、礼制等国家重要政治制度,为我国秦汉以

《经典释文汇校》

《经典释文》三十卷,唐陆德明撰。由于魏晋以来篆隶之变、方音之异,和异体字、俗体字层出,及古籍辗转传写而致讹谬,阅读古书时识字读音困难,需要有一部供查字音、辨字形、明字义的字书。陆德明撰《经典释文》正适

《棋经十三篇》

《棋经十三篇》由宋朝张学士撰写,是一部在我国围棋发展史占有重要地位的著作,它在总结历代下棋的宝贵经验的基础上,D一次系统建立了我国古典的围棋理论。书中涉及围棋战略、战术的篇章如“棋有不走之走,不下

《庄子集释中华国学文库》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郭庆藩编著的《庄子集释(精)》是中华国学文库之一,《庄子集释(精)》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包括三篇欧洲人在16世纪访问中国的报道,分别是:葡萄牙人伯来拉的《中国报道》、葡萄牙人克路士的《中国志》及西班牙拉达的《出使福建记》和《记大明的中国事情》。他们对中国的论述代表了

《小腆纪传(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全2册)》

《小腆纪传》是清人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明史,全书共六十五卷,补遗五卷。作者徐鼒为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采野史、方志、诗文集,加以考证,成《小腆纪年附考》二十卷,为南明史中较完备的一种。其晚年就《小腆纪年附考

《辽史纪事本末》

《辽史纪事本末》,清李有棠撰。与《金史纪事本末》为姐妹篇,全书共40卷。该书分“正文”和“考异”两部分,“正文”部分按专题纂辑,缕晰条分,区别条流,各从其类。“考异&rd

《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刻辞类纂》

随着甲骨文的发掘整理,类纂的编纂需求也成为学界的共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其编纂体例便成为同类工具书的典范,学界也形成了甲骨资料编写类纂的传统。《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农桑辑要校注》

《农桑辑要校注》为元代初年由司农司编纂的综合性农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政府编撰的农业生产指导书。全书共七卷十篇。除了第一篇“典训”是用历史资料来说明农本思想,可作为“总论”之外,其余九篇,全都是技术数据

《孟子评释》

作为极具代表性的儒家经典之一,《孟子》流布之广,影响人心之深,远非一般典籍可比。对这部奇书,每个人的感悟体会是不同的,所谓:政客眼中有政客眼中的《孟子》,学者案头有学者案头的《孟子》,而本部书稿的作者

《说文解字系传》

《说文解字系传》成书于南唐,是《说文解字》第yi个注本。作者徐锴,与其兄徐铉同治《说文》,徐铉所传《说文》即今通行《说文解字》,二书在内容、每字的笔画注释、各字之间的次序上均有所不同。根据周祖谟先生的研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二书的作者张岱,早年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明亡以后,他选择隐居山中,发愤著书,终身不仕。这两部作品,正是他用“梦忆”、“梦寻”的方式来回忆往昔、追念故国,字

《符璋日记(全3册·中国近代人物日记丛书)》

符璋(1853—1929)字聘之,原籍江西宜黄。晚清时历任杭嘉湖道梁恭辰幕友、台州防营提督罗大春文案、提督杨岐珍文案兼幕宾、瑞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民事长,九江交涉署秘书,宜春、虔南、广昌知事等。其日

《隋唐五代文化史》

隋唐五代是中国古代社会由“中世”过渡到“近世”的重大转折时期,也是思想、文化全面繁荣的鼎盛时期。本书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上全面阐述了隋唐五代时期文化发展状况、特征及其规律,简明扼要地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