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事诗--中华经典诗话》
孟启的《本事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是从唐人笔记、小说、文集中摘录改写的若干诗人诗歌故事的汇编,其中也有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而编撰的(其中只有两则是六朝的),作者仿照《诗经》风、小雅、大雅、颂的
孟启的《本事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文献,它是从唐人笔记、小说、文集中摘录改写的若干诗人诗歌故事的汇编,其中也有部分是作者根据自己的见闻而编撰的(其中只有两则是六朝的),作者仿照《诗经》风、小雅、大雅、颂的
清代学术最为昌盛。清儒提出来的“实事求是”的原则成为学术近代化的标志。郭庆藩编著的《庄子集释(精)》是中华国学文库之一,《庄子集释(精)》是清代关于《庄子》的注疏、训诂的集大成之作。中华书局将之编入《新编诸
《十六世纪中国南部行纪》包括三篇欧洲人在16世纪访问中国的报道,分别是:葡萄牙人伯来拉的《中国报道》、葡萄牙人克路士的《中国志》及西班牙拉达的《出使福建记》和《记大明的中国事情》。他们对中国的论述代表了
《小腆纪传》是清人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南明史,全书共六十五卷,补遗五卷。作者徐鼒为清代著名史学家,博采野史、方志、诗文集,加以考证,成《小腆纪年附考》二十卷,为南明史中较完备的一种。其晚年就《小腆纪年附考
随着甲骨文的发掘整理,类纂的编纂需求也成为学界的共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华书局出版了《殷墟甲骨刻辞类纂》,其编纂体例便成为同类工具书的典范,学界也形成了甲骨资料编写类纂的传统。《殷墟小屯村中村南甲骨》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二书的作者张岱,早年的生活条件十分优越,明亡以后,他选择隐居山中,发愤著书,终身不仕。这两部作品,正是他用“梦忆”、“梦寻”的方式来回忆往昔、追念故国,字
符璋(1853—1929)字聘之,原籍江西宜黄。晚清时历任杭嘉湖道梁恭辰幕友、台州防营提督罗大春文案、提督杨岐珍文案兼幕宾、瑞安县知县,辛亥革命后曾任民事长,九江交涉署秘书,宜春、虔南、广昌知事等。其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