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布鲁克林有棵树

布鲁克林有棵树 PDF

作者: 贝蒂·史密斯(Betty Smith)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 2009-7

ISBN: 9787544709422

页数: 434 页

作者简介:

“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

贝蒂·史密斯(1896—1972),德国移民的女儿,成长于纽约布鲁克林的威廉斯堡。她的经历与这部小说主人公弗兰西相似,早年也是靠自学完成了初步的知识积累。后来她进入大学学习新闻、戏剧、写作和文学。《布鲁克林有棵树》是其最主要作品,曾被改编为电影、电视、音乐剧等多种形式,并曾获得过奥斯卡奖。她还是一位剧作家,一生写过多部独幕剧和完整的长篇戏剧,曾获洛克菲勒基金会和戏剧家协会基金会资助。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

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而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终于为她打开。

我想,在我成长过程中让我最受感动的一本书就是《布鲁克林有棵树》了。

——奥普拉·温弗瑞

如果错过了《布鲁克林有棵树》,你将失去一次重要的人生体验……这是一个深刻理解童年与家庭关系的动人故事。

——《纽约时报》

《布鲁克林有棵树》是一本让人洞悉个体如何能变得更坚强、坚定、睿智的书。最重要的,它谈及人要生存所需的人格力量,也就成了一篇关于爱、信任与磨难的文章。正是在读完这本书后,我平生第一次认识到,尽管磨难是一次艰难的考验,但它确实是个人所能体验的最积极的人生影响因素之一。

——美国读者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在上下班的地铁上看完了这本书,让我深受感动。忍不住不断的跟朋友和家人讲述书中的故事。这是本年度我最喜欢的小说。(2009年还剩两个月过完,不过我相信没有别的小说能PK过它)。这本书讲了20世纪初,一个住在布鲁克林,家境贫穷的女孩弗兰西的成长经历。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的思考,究竟什么才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宝贵、最重要的?显然不是物质,弗兰西一家在物质上一无所有,常常要饿肚子。弗兰西的妈妈想过,钱会让生活容易些,但是还不够,还有比钱更“大”的……是什么呢?相信看完书的人心中自有答案。其实这本书也很符合美国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贫穷?不!他们一点也不贫穷,反而非常富有,他们拥有信念与理想,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与力量,他们从不抱怨生活的不公平,从不为物质的匮乏而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们能把买来的霉面包做成在我们看来让人垂涎欲滴的美味佳肴,即使不知道明天会吃什么,他们也会定时改善生活,妈妈始终会让孩子感到安心,感到生活充满希望;他们会让孩子始终氤氲在教育的氛围中,在贫穷也要让会让孩子成为成为这个家族第一个毕业生,即使不知道明天为不会再挨饿,即使挨饿又有什么可怕的,他们会玩“北极”的游戏,会让会孩子对父母充满信任!可怜?不!我们不敢用可怜这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物流很快。之前买了一本,自己看的,觉得很好的书,想送给朋友,但是逛了几个书店竟然买不到,不是售罄就是没这本书。索性直接又买了两本。一本送朋友,另一本先放着,因为觉得很好,想着将来自己有小孩子了送给她,虽然还很早,但更怕将来哪天买不到了呵呵呵呵呵,就遗憾了。内容很好,只是其中一本书角有折痕,纸张印刷不是很好。不过便宜,书也不错。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这本书,开始读之前,看了不知道是当当还是豆瓣的介绍,把她放在了成长类一览,看完之后思索,觉得外国文学更适合。我其实不懂什么样的才是外国文学,但我知道这是本经典的书,在一次大战后被多次印刷并推荐,无疑能证明这些。其实看了关注的友邻南桥先生的关于这本书的介绍及推荐后,我觉得再写什么就显得多余,可是这漫漫思绪不放流了让我如何处置?“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弗兰西生在一个贫苦人家,童年的时候需要和弟弟一起去捡破烂支持家里的温饱,母亲做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弗兰西,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一个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的贫困女孩,一个经常挨饿、整天吃发霉面包的女孩,却是一个拥抱梦想的女孩。弗兰西是个有思想、乖巧懂事的小孩,她心思慎密,情感丰富,热爱读书,在弗兰西身上,我仿佛看见小时候的自己。那个也曾生活在贫困中,却无限热爱生活和热爱读书的小孩,那个永远心怀梦想的小孩。“是的,等我长大了,有了自己房子,我不要豪华椅子,不要花边窗帘,也不要室内橡胶树。我只要这样的书桌,放在客厅里,还有白墙壁。每个星期六晚上有一本干净的绿色记事本,一排闪亮的黄色铅笔,削好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初读此书,80后85前的我回忆起了很多少年时代的往事。曾经,我攒起所有的废纸,卖几毛钱;曾经,我羡慕同学手里的芭比;曾经,我那么喜欢读书,11岁的我安安静静地坐在学校图书馆了;爸爸宠我,妈妈却对我很一般。一切似曾相识,仿佛,我就是弗兰西。这书好就好在她给人带来的静谧、安详之感。翻译的笔触十分流畅,完全没有晦涩生硬,很难相信,以他的文字和翻译水平,他并非专业,他挑了《树》来翻译,他的鉴赏水平一定不差。我觉得美中不足是书的后半部分有些情节的处理:1、李那个男孩子的情节完全多余,弗兰西不是凯蒂,更不是茜茜,她读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弗兰西,这部小说的主人公,一个十一岁的小女孩,一个生活在布鲁克林穷人区的贫困女孩,一个经常挨饿、整天吃发霉面包的女孩,却是一个拥抱梦想的女孩。弗兰西是个有思想、乖巧懂事的小孩,她心思慎密,情感丰富,热爱读书,在弗兰西身上,我仿佛看见小时候的自己。那个也曾生活在贫困中,却无限热爱生活和热爱读书的小孩,那个永远心怀梦想的小孩。“是的,等我长大了,有了自己房子,我不要豪华椅子,不要花边窗帘,也不要室内橡胶树。我只要这样的书桌,放在客厅里,还有白墙壁。每个星期六晚上有一本干净的绿色记事本,一排闪亮的黄色铅笔,削好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整本书没有华丽的辞藻,跌宕的情节,读起来感觉就像是一个朋友将她成长的故事在自己耳边娓娓道来,非常的亲切,充满了温情和快乐,整个人都会跟着这本是一同笑一同流泪。里面的每一个角色都塑造得有血有肉并且充满人情味,让人非常有代入感,也让我对那个时期的布鲁克林充满了好奇甚至是向往。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刚打开的时候有两张纸粘在一起了。感觉有点失望以前觉得当当的东西都。蛮好的这次居然收到的书会有纸张黏一起的状况希望下次不要出现了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布鲁克林有棵树”,这里的“树”指的是什么呢?是那棵天堂树吗?不是的!这棵“树”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一种自强不息、奋勇拼搏的精神,一种滋长在穷困孩子心中的精神,一种在贫民区中也可以顶天立地的精神!这种精神不需要有多么优越的条件,只要你的心中有这样的一方土地,书就会茁壮成长,抵达天堂——这就是天堂树。我们的心中,是否有这样的一棵树?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内容很吸引孩子,孩子看了好多书都不知道选什么书了,这套说每一本都那么好看,故事情节感染人,孩子看了废寝忘食,还每次要讲给我听,对看书这件事是乐此不疲。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以前我们中国读者只知道《绿山墙安妮》,后来就有了《布鲁克林有棵树》。同样的两个坚强乐观又有个性的女孩,我更愿意向儿子推荐后者。可能是上个世纪赋予西方作家的候群症,总带有那个时代的伤痕和沉重。所以,如果你要推荐给小学生,那就《布鲁克林》吧,有时候阅读会是种负担,同样为了抵达人性的良善和健壮,为什不选本有趣味的呢?!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爱了爱了,心疼那些小孩,但也为他们骄傲,TheTreeofHeaven坚强勇敢,他们就是布鲁克林的树,涅槃生长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依然是书籍类包装问题磕磕碰碰总是有一个塑料袋子就发来了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本人非常喜欢,妈妈和外祖母的很多理念值得我学习借鉴,无论是教育子女还是对生活本身。书的字体偏小,整体来说可以接受。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