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精装)》

PDF

作者: [英]萨曼·鲁西迪

出版社: 北京燕山出版社

ISBN: 9787540244798

作者简介:

萨曼•鲁西迪(1947—)

1947年6月19日出生于印度孟买一个穆斯林家庭。祖父是一位乌尔都语诗人,父亲则是剑桥大学商业系的毕业生。

14岁付英国求学,后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攻读历史。大学毕业后,他短暂从事过影视剧作家和广告公司文案工作。他长期生活在英国,2000年后定居纽约。

1975年,*部小说《格里姆斯》问世。

1981年第二部小说《午夜之子》出版,获当年布克奖。1993年,荣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25周年而颁发的“特别布克奖”;2008年,又获为纪念布克奖设置40周年特设的“Zui佳布克奖”。

1983年,根据巴基斯坦当代政治现实而写的小说《羞耻》出版。1987年出版随笔《美洲豹的微笑》。

1988年,《撒旦诗篇》的出版给他带来了长达十年的“麻烦”。这部以先知穆罕默德为原型的小说触怒了穆斯林,伊朗宗教首领霍梅尼公开谴责此书,并悬赏600万美元处死他。鲁西迪被迫过起了隐匿生活。之后,他化名出版了随笔《假象中的祖国》(1991)、短篇小说集《东方、西方》(1994),以及《摩尔人的*后叹息》(1996)等。期间,还创作出版了儿童文学作品《哈伦与故事海》(1990)等。

1998年,“追杀令”解除。之后,他创作出版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作品:《她脚下的土地》(1999)、《愤怒》(2001)、《小丑萨利玛》(2005)、《佛罗伦萨的神女》(2008)、《卢卡,生命之火》(2010)、《约瑟夫•安东:一本回忆录》(2012)、《两年八个月零二十八天》(2015)等。

在世界文坛,鲁西迪是公认的天才作家,获得了诸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学奖项。多年来,他一直是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陪跑多年,公认受早年事件牵连)。当年鲁西迪受追杀令影响时,瑞典各文化团体尤其是作家纷纷发表抗议声明,瑞典学院院士的基本道义倾向支持鲁西迪,但多数院士仍以“学院不应干预政治”为由,拒绝以学院名义发表声明。因此,三名院士公开宣布退出学院,尽管学院基于终身制的规定不予批准,他们也不再参加学院的活动。

鲁西迪的创作往往被归类为魔幻写实主义,作品显示出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他作品,,影响了整整一代后殖民文学作家,被誉为“后殖民文学之父”。如今,七旬的鲁西迪依然笔耕不辍,他的每一部作品问世,都是世界文坛的大事记。

译者简介

陆大鹏,英德译者,南京大学英美文学硕士,热爱一切longago和faraway的东西。代表译作“地中海史诗三部曲”、《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伯罗奔尼撒战争》《伊莎贝拉:武士女王》《凯撒:巨人的一生》《奥古斯都》等。

豆瓣、新浪微博:陆大鹏Hans微信公号:ldphans

内容简介:

一个逃亡者,带着耶稣、马丁•路德、但丁、摩尔人末世苏丹、“红色城堡”阿尔罕布拉宫、瓦斯科•达•伽马,还有列宁、尼赫鲁、印度香料巨商家族,以及被称为“美利坚”与“莫斯科”的母亲奥罗拉与情人乌玛,等等神秘信息站在垂死的门前,开始讲述一个漫长的家族史诗故事……

这个逃亡者,绰号“摩尔人”。当他出现在小说开始那一幕时,36岁,可是他的身体和内心却已经是历经世事沧桑的72岁了(他背负着一个恶毒的诅咒,生长速度是常人的两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库切谈到这个小说人物时说:“他是默罕默德十一世,或者是在地狱般乱世中的但丁;是在寻找张贴自己人生故事之门的马丁•路德,还是在橄榄山上等待迫害者到来的耶稣!”

这个谜一样的人物带领我们走进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这座城市,或许整个国家,是一张被反复擦净重写的羊皮纸……隐形的现实如幽灵般在有形的虚构之下运行,颠覆了表层的所有意义。”叩问:“我们如何能接触到底层已经迷失的母亲的全部的、感官的真相?我们如何能过货真价实的生活?我们如何能避免变得畸形?”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和《午夜之子》一样震撼,手法更加娴熟,六个小时的高铁旅程,一口气读了一半,非常过瘾,用《巨人的陨落》那种的宣传语来说就是:读者平均两个通宵看完!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一个出生在午夜的人回忆个人魔性生涯与印、巴、孟加拉三国混乱嘈杂的历史交缠,真实历史与小说虚构互相印证。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燕山出版社推出的“天下大师”系列丛书,精装大32开,书籍锁线纸质优良,排版印刷得体大方,非常喜欢,推荐给喜欢外国文学的朋友。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在图书馆看到了鲁西迪的《午夜之子》,看完后觉得写的相当不错。正好首版《摩尔人的最后叹息》买来看看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首版书虽然在纸质上有点粗糙,但内容翻译地还算不错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听说每出一本作者的小说,作者的译名就得改一次,你懂的,建议趁早入手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这个家的人倒是受过良好教育、血管高贵,我们的行为举止却像狗。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刚收到书,竟然是给折起来的,好端端的硬壳书皮竟折断了,当当太差劲了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因为《午夜之子》知道的鲁西迪,诺奖水平的文学大师,叙事、立意、格局的深度和广度都甩村上春树好几条街。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4.5;一个被诅咒的家族百年史,折射民族独立史以及原生宗教在殖民文化下的变异发展,种族林立、多元文化交杂的南亚次大陆超现实悲歌,视野庞博,历史纵深感;风暴之眼乃《摩尔人组曲》,跨越隐喻和现实边界的幽灵;不愧语言大师,绵密如疾风骤雨,技巧娴熟优雅,最终章在嘈嘈切切中达到复调高潮。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辩才师自上天竺归隐龙井寺后,便立下清规,山门送客远不过“虎溪”,苏东坡慕名前去探访,两人一见如故,马上就成了好朋友。以至于辩才师送苏东坡下山时,不知不觉就过了“虎溪”。他们身边的随从都叫起来说:远公过虎溪矣。人们为了纪念这段佳话便将这里的桥,称之为过溪桥,并在桥上建亭称过溪亭。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相比《午夜之子》,多了些喋喋不休和直接的批判。多民族的混乱、仇恨、过去未来都在鲁西迪笔下化为传说,然后又化为“摩尔人”半真半假的追忆,这大概就是印度的状态了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鲁西迪的书经常会在书店遇到,我记得之前有午夜之至,类似于悬疑大片似的,很好,但总觉得是畅销书,不太敢买。这次听说有消息,赶紧买,当然要是假消息,买了也不亏。哈哈,书海无涯就。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是鲁西迪受追杀隐匿七年后的首部作品。这是一部气势宏大、文笔汹涌、内容博杂、阅读快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作品,与鲁西迪的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是一部深沉的反思之作:关于家国的反思、文化的反思、宗教信仰的反思、阶级地位的反思、政治政体政务的反思、艺术与思想的反思、财富与人生的反思、男人和女人的反思、父母与子女的反思……所有的反思都是思考、都是悬念、都是故事。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摩尔人的最后叹息》讲述了印度南部一个从事香料贸易的家族四代人的恩怨纠葛。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史诗一般的著作,看完后久久不能平静,为当时摩尔人的辉煌而感到叹息
2023-05-04 12:51:41
16发表
特别的一本书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