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契诃夫:契诃夫短篇小说集+重读契诃夫》

作者简介:
安巴·契诃夫(1860—1904),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契诃夫是一个有强烈幽默感的作家;他的小说紧凑精炼,言简意赅,给读者以独立思考的余地;其剧作对20世纪戏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契诃夫与莫泊桑和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伊利亚·爱伦堡(1891-1967),苏联著名作家、记者。1910年开始文学创作。1921年后以记者身份去德、法、比等国。在国外十多年中,写了众多作品。1954年发表的中篇小说《解冻》在苏联文艺界引起巨大震动。其后用五年时间写成长篇回忆录《人·岁月·生活》,于1960年开始陆续发表,在苏联及西方引起强烈反响和激烈争议,被誉为苏联“解冻文学”的开山巨作和“欧洲的文艺史诗”。童道明(1937—2019),中国著名翻译家、俄语专家、戏剧评论家。1956年赴原苏联留学,1960年肄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学系语言文学专业;1963年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工作,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集《他山集》,专著《戏剧笔记》,随笔、散文集《惜别樱桃园》等。译著有《契诃夫短篇小说集》《重读契诃夫》《万尼亚舅舅》《普拉东诺夫》等多种。
内容简介:
《重读契诃夫》是一部中俄两国学者共同向契诃夫致敬的作品。这本书和《契诃夫短篇小说集》一起,会带给你不一样的体验。《重读契诃夫》的作者,在1940年代驰名俄罗斯和欧洲的记者、评论家伊利亚•爱伦堡说:“我一生一世都怀抱着对契诃夫的爱……”著名俄文翻译家、契诃夫专家、戏剧评论家童道明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珍爱之书:“10年前的一天。我终于决定将这本给了我很多教益与感动书翻译过来!”《重读契诃夫》的主要内容就是作者的创作初衷:“关于契诃夫,已经写了很多很好的文章。勤奋的文学评论家写过他,20世纪初的一群大作家——高尔基、托马斯•曼、鲁迅、萧伯纳、高尔斯华绥、莫里亚克,也写过他。我起意和读者交流一下我对契诃夫的生活与创作的看法,并不想发现早已被人发现的道理。我仅仅作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新时代的文学家,试图明白一个道理:为什么契诃夫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其生命力远比所谓的契诃夫作风久远得多。这是老问题——关于作家的责任,关于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关于艺术的规律。这是个古老的,但也许是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大时代需要大艺术。在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的时代,应该说说人的心灵的卫星。”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