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宋史之宋太祖+宋太宗》

作者简介:
王立群,1945年生,祖籍山东,生在安徽,长于河南。1982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现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学博士生导师、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理事。研究方向主要为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山水游记研究和《文选》研究两个方面。独立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版本、注释综合研究》、全国高校古委会项目《历代<选>学文献辑考与研究》的研究,为《文选》学研究的权威人士。在专业研究之余,王立群杂涉甚广,学养深厚,对汉魏六朝历史也有着独到的研究,在河南大学文学院主讲《史记》四十余年,听众累计达数万人。2006年,王立群与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合讲《汉代风云人物》,其中的“吕后系列”,创造了该栏目的年收视率之冠,王立群因而也成为2007年央视重点打造的学术主讲人,主讲的节目贯穿全年,与易中天、阎崇年一起被称为百家讲坛的三驾马车。2011年,王立群接受《百家讲坛》邀请,开始录制《王立群读宋史》,评述宋太祖、宋太宗、宋仁宗、宋神宗、宋徽宗等五位北宋皇帝的生平故事。这是《百家讲坛》继前些年推出的史记系列之后又一大手笔通俗讲史公开课,每部50集,预计将历5年完成,目前已录制到《宋太宗》,*季《宋太祖》已于2012年播出,引起了巨大反响。《王立群读宋史》第二季《宋太宗》于2013年11月中旬播出。
内容简介:
本套书包括《宋太祖(上下)》、《宋太宗(上下)》。《宋太祖》:宋朝一直是被我们误解与低估的朝代。事实上,有宋一代,创造了绝不输于汉唐的文明。*在《沁园春.雪》中将唐宗宋祖并称,但与唐太宗相比,长期以来,宋太祖并没有受到世人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他所开创的大宋王朝也一直被误解与低估。《王立群读之宋太祖(上下)》一书作者在全面掌握和充分吃透史料的基础上,以人物、事件为中心,用富有文采而感性的文字,幽默而睿智的语言,细致描绘大宋开国前后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举凡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金匮之盟、太祖誓碑等宋初历史事件的始末和真相,宋太祖赵匡胤、南唐后主李煜、后蜀皇帝孟昶、大小周后、花蕊夫人等著名历史人物跌宕多姿的人生历程和精彩故事皆娓娓道来。对宋太祖一生功过及大宋王朝的历史地位也做了合乎学理、执论允当的辨析和总结。《王立群读之宋太祖(上下)》以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讲坛》所作同名热播讲座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比电视讲稿内容更丰富、更全面。《宋太宗》:提到宋朝,除了宋词,恐怕大家*先想到的便是“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异族并起”以及民间戏文里流传甚广的杨家将演义、水浒一百单八将诸如此类。长久以来,宋朝一直是被我们误解与低估的朝代。事实上,有宋一代,创造了绝不输于汉唐的文明。无论是经济水平还是艺术水准,在中国古代史上都达到了一个高峰,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此外,尤其为人称道的是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真正实现文职政府的时代,号称“与士大夫治天下”,宋代皇帝的仁慈和开明在历朝历代中是*的。到底是什么造就了宋代的繁荣与文明呢?为什么宋朝的政府组织架构跟历朝历代迥然不同呢?长期以来,宋太宗赵光义并没有受到世人足够的重视与关注,他本人更因为“烛影斧声”和“金匮之盟”等长期遭人诋毁和非议。然而,真正的历史并不会因为后人的漠视与误解而消退她本来的繁华。赵光义作为大宋的第二位皇帝,继承长兄大业,励精图治,为宋代的稳定、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是中国历史上*改革精神的皇帝。他的一生,是奋斗与变革的一生,也是毁誉参半的一生。《宋太宗》将为大家揭示这位自诩与周公相提并论的一代帝王奋斗的心路历程、统一历程、改革历程。《宋太宗》采取传记特点和历史评论相结合的写作方式,讲解赵光义“大兴科举”和“提倡文治”等一系列历史事件,以大众视角关照和解读历史,寄托了知名学者王立群先生的个人生活体验和强烈的爱憎情感。……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