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渠的基石

作者简介:
焦述河南巩义人。于1943年出生,中共党员。1958年毕业于安阳第二中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河南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现在被誉为将成为中国又一新的经济热点的河南济源市挂职深入生活,任济源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历任河南安阳市群艺馆创作组长,安阳市文联创作编辑部主任,《莽原》第二编辑室主任,当代人出版社总编室主任,河南省文联文学创作室专业作家,河南省文艺家企业家联谊会秘书长。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报告文学及散文集《创造美的人》、《月光曲》,报告文学集《蓝色的希望》,中短篇小说集《失去的爱情》等。报告文学《不寻常的起飞》获1981年河南省优秀作品奖,散文《甜美的信札》获1984年《河南日报》优秀文艺作品奖,报告文学与散文作品曾多次获奖。
内容简介:
《红旗渠的基石》是一部以红旗渠建设者为对象的长篇传记文学作品。作者焦述在参加红旗渠建设的七万人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八十人左右,一一为之树碑立传。其中有工程的决策人物和组织者、杨贵、李贵、马有金,也有大名鼎鼎的劳模、烈士吴祖太、李茂德、任羊成,但多的是在开山、劈石、备料、后勤等各个方面基层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是伟大工程的建设者,也是世界奇迹的创造者,是红旗渠精神的基石。作者通过对这一系列人物生平事迹、语言细节的描述,热情讴歌了他们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默默奉献不图回报的人生观念,迎困难而上遇荣誉退让的高尚品质,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可歌可泣的壮伟场景,深刻地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深刻丰富的内涵,是红旗渠题材文学创作的新开拓。
《红旗渠的基石》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省文学院专职作家焦述,是一部以红旗渠建设者为对象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是河南入选国家2016年主题出版的项目,2015年入选“中原人文精神系列工程——文艺精品工程”重点项目。
以挂职作家的身份闻名文学圈的焦述先生一直关注红旗渠的故事,他以七十岁高龄仍多次深入林州偏远山区,对那些尚健在的修渠老人和为修渠而捐躯的勇士的后代一一采访,用难得的手资料创作出了一部描写根、基层的红旗渠建设者的报告文学。
在内容上,焦述特意在参加红旗渠建设的7万人中选出有代表性的80人,为之树碑立传,有工程的决策人物和组织者,比如杨贵、李贵、马有金,也有大名鼎鼎的劳模、烈士吴祖太、李茂德、任羊成,但更多的是在开山、劈石、备料、后勤等方面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他们是世界奇迹的创造者,是红旗渠精神的基石。作者通过对一系列人物生平事迹、语言细节的描述,讴歌了他们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图回报的人生观念,迎难而上遇荣誉却让的高尚品质,生动地再现了当年的壮伟场景,阐释了红旗渠精神的深刻内涵。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