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我是马拉拉》

PDF

作者: 马拉拉·优素福扎伊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20091742

作者简介:

马拉拉:1997年生于巴基斯坦,11岁时便在BBC英网站发表文章,讲述她及家人朋友在塔利班组织控制下的地区学习、生活及争取儿童、女性受教育权利的情况,这些内容受到国际媒体的密切关注。年仅17岁的马拉拉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年轻的获得者,同时,她也获得过国际儿童和平奖、巴基斯坦国际青年和平奖、《TIME》杂志年度风云人物第二名。克里斯蒂娜拉姆: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她于1987年开始报道巴基斯坦和阿富汗的消息,五度获得英国年度外派记者奖,以及普利巴优卡尔瓦多斯奖(thePrixBayeux-Calvados),这是欧洲声望极高、对战地记者而言是*荣誉的奖项,目前为TheSundayTimes写作。

内容简介:

《我是马拉拉》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这是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巴基斯坦少女马拉拉和英国知名战地记者克里斯蒂娜拉姆合著的马拉拉自传。16岁的女孩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出生在巴基斯坦斯瓦特河谷地区的一个普通家庭,因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而惨遭武装分子枪击头部,但是,她奇迹生还。本书记录了马拉拉在艰难处境中,如何坚持上学,坚持抗争的艰辛历程,同时也讲述了在她头部遭受枪击后如何顽强生存下来的励志故事。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让她从斯瓦特地区的偏僻山谷,走进联合国发表演说,走上了为争取女性的受教育权而不懈奋战的道路,同时也成为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诺贝尔和平奖创建以来*年轻的获得者。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20 7.8k
追问
2025-04-20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20 2.5k
即兴演讲
2025-04-20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本来是不要评论的,实在是不开心,上次买这本书,拿到手就是破的,翻开第一页就掉了…后来我也没退货了,毕竟第一次出现这情况。这次可好了,本来今天要到的书,却还在外地,我也本来要去外地,就为了等今天书来明天出去……真的被当当气死了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我是马拉拉》是一个关于勇气和梦想的故事。2012年15岁的她,在从学校返家的途中,遭到塔利班以枪支直接射击头部,生命一度垂危。不过,马拉拉却奇迹似的生还、康复,本书讲述了这个不平凡的历程。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马拉拉在书中有一段话:“如果一代人没有拿过笔,就会接受恐怖分子递来的枪支。我们必须提倡教育,让大家都听到我们的声音。”虽然简单几句话,改变了马拉拉的一生和很多巴基斯坦女孩的一生。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马拉拉说,“在那些失去光明的日子里,上学是我坚持下去的动力。”不管外面世界如何纷繁复杂,所处环境如何险恶,马拉拉和她的同伴们仍坚持上学,用刻苦学习充盈头脑,以表演话剧、模仿秀等方式为生活增添乐趣,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马拉拉被袭事件其实是源自一场关于教育的争端。但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马拉拉事件发生后,巴基斯坦人民对这个倡导女性受教育权利的小女孩却表示了极大的支持。《我是马拉拉》让人们了解这场争端的前因后果,更加理解巴基斯坦女性和儿童的处境。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一个非凡的巴基斯坦女子的故事。马拉拉获得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她的事迹值得了解。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孩子本来对这类题材不感冒,但听大人读了序章后被吸引了,就像《养家之人》一样,知道了世界上还有许多人在和危险蒙昧抗争。个人感觉马拉拉适合十多岁孩子。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是什么让武装分子的枪口对准了一个孩子?是因为这个孩子在11岁的时候,就开始坚持撰写博客,描述塔利班阴影下的生活,呼吁捍卫女孩受教育的权利。开枪打倒了一个马拉拉,现在有成千上万的马拉拉站了出来。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在父亲的培养下,马拉拉从小显示了自己成熟的思想和良好的表达能力。在11岁的时候,马拉拉已经接受过巴基斯坦最大新闻频道的多次访问,参加了BBC的谈话节目;13岁时开始参加演讲比赛,并用自信和勇敢获得了赞扬。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名利场》杂志这样评价马拉拉:“人们把目光放到马拉拉身上,是把她当作巴基斯坦女学生中的特殊一员,当她所在的斯瓦特地区明戈拉小镇处在塔利班的统治下时,她展现出的勇气让她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象征。”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那是一个我无法想像的一个国家(巴基斯坦),百姓们只想过个安稳日子,孩子们(尤其是女孩子)想能和男孩子那样上学,学知识。可塔利班阻止女孩上学,干扰百姓生活,残害百姓。马拉拉是个?敢,聪明的女孩子,看她怎样勇敢的面对困难.....这本书值得一读。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因为这次枪击遭遇,马拉拉身体和心理经历了一次磨练,但也让她懂得珍惜、感恩。马拉拉说:“正因为我找回了自己的耳朵,才知道人的每一个器官具有多么强大的能力。除非有一天,人们失去了它,才会明白它的重要性。”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马拉拉父亲齐亚丁:“就算死,也不会放弃教育事业”。他也对朋友说只有马拉拉这个女儿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质。马拉拉以前所做的、现在进行的工作和以后将要从事的事业都是和父亲的教诲和理想是一致的。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读过《向前一步》,其实不论是在硅谷职场中的男女差异的暗流,还是在马拉拉那个偏远的小镇女童的受教育问题,本质是一样的。不论处于怎样的社会中,两性差异无处不在,承认这种差异,面对这种差异,努力改变这种差异是身为女性的必经之路,马拉拉做出了榜样。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中国需要马拉拉,但是中国不仅仅需要马拉拉,而且需要更多的人扪心自问,自己到底充当了一个怎样的角色,是否充当了一支邪恶的笔杆子,是否在承受着同化马拉拉的罪恶?这一点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