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增广贤文》
:

《金鱼》

PDF

作者: [法]勒·克莱齐奥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0650899

作者简介:

勒·克莱齐奥,1940年出生于法国尼斯,童年在法国和非洲度过,曾在曼谷、墨西哥城、波士顿等地的大学任教。受在不同国家工作和生活的影响,克莱齐奥的作品融入了欧渊、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的不同元素。克莱齐奥是20世纪后半期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其作品包括

内容简介:

《金鱼》讲述的是一个叫莱拉的非洲少女所遭遇的辛酸与不幸的故事。莱拉六岁时被拐卖到摩洛哥,由于她不堪忍受女主人左娅对她的虐待而出逃,从此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她就像一条可爱的小金鱼一样渴望自由,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然而无论是在摩洛哥,还是在法国,或是在美国,到处都是向她张开的美丽的网,使她饱尝了人间无数的辛酸,同时也使她看到了一些人的虚伪、好色与无耻。本书系1997年法国十大畅销书之一。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许多认识克莱奇奥都是在他荣获诺贝尔奖之后,其实他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就成为法国当代文坛的杰出代表。做为一个真正优秀的译者,她是不会故意迎合自己本国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欣赏口味的。当然她也不会拘泥于原文,因为那样的话,译文回呈现出很重的翻译腔,使读者不知所云。其实,《金鱼》的译者是很成功的,郭老师在多年前翻译了这本书,并不是迎合市场,而是用优美的文笔诠释了这部优秀的法国小说。读后使人陷入回味与沉思。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多元文化、弱势群体、浪迹天涯、音乐美色,如果《金鱼》拍成一部电影,一定更有看头,作为畅销书或者畅销电影的所需元素,《金鱼》里都有了。这是一本很具有视觉感的小说,易读,也适合快读。感受最深的就是莱拉蓬勃的生命力还有她对自由的本能的追求。老头临死前为莱拉准备了他孙女“玛亚丽”的护照身份章节,令人动容。书的前部让我联想起《玫瑰人生》中艾迪丝·皮雅芙的童年,叙事情节等颇有相似,不知是否玫片借鉴了《金鱼》。比较遗憾的是书的翻译,尤其是音乐艺术家名字,让人如入云中。感受勒.克莱奥的风格,<金鱼>可以做为入门书。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故事不长,书也不大,适合在一次旅途之中随身带着读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金鱼》与此前读的勒?克莱奇奥其它几本小说不同,情节直叙,内容多元,传奇色彩浓郁。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先不说内容==书像盗版的一样……再谈感想,大概看了几天才来写,没什么印象了。对其中,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不是家,没有什么地方可以回去的感觉很是触动。那么多人向往自由,但对于自由的孤独又有多少人可以承受呢。无论此时此刻有多少人陪伴,下一秒终究还是只有自己能与自己作伴。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这本书是我无意中发现的,它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一本伤感而又显得真实的书。不过,这本书中有一些印刷错误的字,人物名字有错误,词字也不对。这真是一个遗憾。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的确是非常好的一本书,会想到要去看它不仅是因为它是老师的推荐书目,也不是因为作者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而是因为只看了几页就放不下了。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第一次在当当买书,以前都是听说不错,实际感受了一下后,却是不错,只是快递太慢,整体很满意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因为看过作者,参加签售会,所以就搜到这本书的。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这本书买的时候刚巧碰上当当网在盘点还是怎么的...总之买这个书以及等待比较曲折...但最终还是拿到了.很妙的一本书,那文字有种魔力让你要继续再继续的阅读...很好的小说,值得推荐不过该书的校对可能有些问题..但是基本不是很影响阅读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书还不错,终于买到了。心里很高兴。因为以前买不到!建议《河湾》赶快来货吧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非常好看的一本书,对于受歧视的民族,他们的文化是否能被尊重和承认?黑人的根在哪里?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作为0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去年到杭州出差时就买了他的《诉讼笔录》,但只在当晚住宿时看了几十页,回家后就没看了,原因是写得太过现代,阅读欲望不是很强。与之相比,此次在当当买的《金鱼》语言通俗易懂,而且有清晰的故事脉络,读来感觉轻松许多,看得也就很。总体感觉这本书是不错的,通过一个被贩卖的黑人女孩的口吻,写出了当代西方社会诸多弊端,反应出当代人艰难的生存状态,我愿将其归类为优秀的社会小说。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一个女孩的自由找寻,但是因为对本书的主题没有共鸣,所以印象不是很深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可能是作者的老著作,可能是老书新看,可能是该书的装帧印刷纸张实在有差到让人联想到“旧”这个字。总之,感觉作者确实是在讲故事。注意,是讲故事,不是写故事。或许他是要故意模仿一个社会底层女孩的口吻吧,只能这样解释了。要不就是我不懂得欣赏,这个解释我也愿意谦虚承担的。呵呵。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