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生死场》

PDF

作者: 萧红

出版社: 江西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210114314

作者简介:

萧红,原名张廼莹。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文学洛神。1942年萧红病逝于香港浅水湾,年仅31岁。萧红23岁踏进文坛,凭借《生死场》一举成名,鲁迅称赞她是"中国当代*有前途的女作家",茅盾、夏志清等都对萧红大加赞赏。萧红一生情路坎坷,但从未放弃对自由和爱的渴望与追求。

内容简介:

《生死场》是萧红的成名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小说描写了“九·一八”事变前后,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偏僻村庄发生的恩恩怨怨,鲁迅评价说“与其听我发牢骚,不如看看生死场生死场”。书中字里行间描摹着中国人对于生的坚强与死的挣扎,被誉为一个时代民族精神的经典文本。

此外,本版精选萧红在重庆及香港时期创作的其他六篇经典小说代表作《手》《牛车上》《逃难》《山下》《后花园》《北中国》以及萧红创作的*后一篇小说《小城三月》。

本书额外收录鲁迅为初版《生死场》所作序言,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和了解本书内容。

猜你喜欢

胜算
2025-04-20 9.6k
红雾
2025-04-19 3.2k
记一忘三二
2025-04-20 1.8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这部小说在呼吁人们爱国的同时,也让人们发出对生的思考,生为何,死为何?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我依稀觉得,为死而生是牲畜,为生而死才是人。其实生死也没有绝对的意义,最终也就归结于一个简单的道理——为他人奉献,为国家奉献,为除自身以外的一切奉献自己的力量,生就有意义,死就是不朽。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看《呼兰河传》的时候一度阴郁,各种各样的愚笨和被愚笨拖累的人和人生。非常佩服萧红的洞察力和觉醒以及聪明。《生死场》读起来并不顺畅,可能比较不对口吧,也有些吃力的。不过,萧红依旧是那个萧红。女子里能这么洞悉人性的,其实是少之又少的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和《呼兰河传》一起买来的。希望通过这两本书能更了解萧红这个作家和那个时代的生活。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喜欢,刚刚拿到手,双十二她们少发了,我回来后才发现,然后就补发了,很棒,态度好。速度快,喜欢,还是当当好。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学识短浅,有些词和标点符号不能理解,这样的情况书中很多。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32开本装本,带活页书衣。书前附有几幅彩色木刻版画图!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萧红这个女作家我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所以也是很期待阅读体验。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那些说《生死场》没呼兰河写的好的,是没看懂!萧红每一篇长篇的风格都不一样,两手空空无依无靠的萧红能单凭这本书就站稳脚跟,让鲁迅、胡风大加赞赏,足以说明这本书有多好!生死场是厚重的,里面是大的爱、大的自由!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我总认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和他的人生经历必然是有联系的。萧红在这算个典型,而对于如今文学评论界对她的各种“议论”,倒真是被她当年预见到了。在看这本书前,我一直是把萧红和丁玲有所混淆的,孤陋寡闻了。而对她人生的绯闻,反倒是后知后觉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生,死。在我有生的16年岁月里从来就不敢去轻易触碰的字眼,一个人死了,不说轰轰烈烈,不说震天动地,起码也会引起周围人的几番波动。就连一颗小石子投入水中,也是能够荡漾出波纹的。可是在生死场中的人,生生死死,是多么的卑微,经不起半点波澜……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萧红的书太苦了,而我却愿意忧虑地读下去。有一天我说人生太苦了,姐姐说现在都不敢轻易说苦,因为总觉得有人比自己更苦。和这样的人交往下去,心里才会有力量吧。萧红亦如是。看萧红看的直哭,哭着睡去,心里全是眼泪。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在乡村,人和动物一起忙着生,忙着死。”读的时候想到了《呼兰河传》,沈从文的《萧萧》,赛珍珠的《大地》,孙犁的《荷花淀》,余华的《活着》,茅盾的《子夜》,萧洛霍夫的《被开垦的处女地》,林芙美子的《放浪记》,甚至雨果的《悲惨世界》。萧红实在是我非常喜欢的作家。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中经验并表达了中国女性的精神高度,她的柔弱之极的强大、感知纯真的鲜丽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鲜有人可与之相比。这部萧红作品对萧红深具同情之理解,读本书让我们重新了解萧红,重新发现中国的男人和女人。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在我看来,《生死场》更像一篇大散文。倘若萧红能活得更长久些,对人物性格的驾驭能力一定会大幅提升。不过,即使是现在这个面目,也已经如鲁迅所言——“力透纸背”了。萧红说自己“是《红楼梦》里的人”,于是,只好“留着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去了……”确实如此。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读了这本书,才真正知道萧红的感情和内心世界。《广告副手》写她与萧军的的爱情纠葛,《弃儿》写她自己有孩子的痛苦,她不是残忍的扔掉孩子,当时的环境很艰苦,加上萧红还有革命事业要去完成,不能拖累孩子。看着萧红写自己怀着孩子,肚子像个簸箕一样,不禁哭了出来。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