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发现”的思考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课》

作者简介:
益川敏英(1940~),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京都产业大学物理学部教授。1973年提出“小林-益川模型”,用来解释弱相互作用对称性破缺。1979年,获仁科纪念奖;1985年,获美国物理学会J.J.樱井奖、日本学院奖;1995年,获朝日奖、中日文化奖;2007年,获欧州物理学会高能基本粒子物理学奖。山中伸弥(1962~),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入选《时代》杂志“世界百大影响力人物”。京都大学再生医科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系教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日金山心血管疾病研究所高级研究员。2007年发现诱导人体表皮细胞使之具有胚胎干细胞活动特征的方法,此方法诱导出的干细胞可转变为心脏和神经细胞,为研究治疗多种心血管绝症提供了巨大助力。这一研究成果使他获得邵逸夫生命科学与医学奖(2008年)、拉斯克基础医学奖(2009年)。2011年获国际最高学术大奖沃尔夫医学奖;2012年获芬兰“千年技术奖”、日本文化勋章。
内容简介:
《“大发现”的思考法:两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公开课》中有山中伸弥、益川敏英儿时的回忆、青年时代的经历以及在科研道路上获取重大发现的过程等,话题丰富有趣,活力四射。他们都是那种从少年时代起,就对喜欢做的事情忘我地投入、被大自然的那份神秘所吸引的人。这是两位诺奖得主的共性,也是今后的教育要重视的地方!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