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
十九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巨擘,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他才华横溢,并且富有激情,二十八岁时,只用三个月即完稿《巴黎圣母院》,一鸣惊人。他早期曾思想摇摆,被人讥嘲“雨果已经完蛋”;后期立场坚定,与帝国政权作斗争而被流放,虽生活困窘,不改初志,以一部《悲惨世界》奠定自己的文学地位。
他有着纯真的人道主义,曾大声疾呼反对入侵中国,控诉英法联军掠烧圆明园。他秉着诗人的气质,高呼“诗歌不会消亡”;他是想象力与创造力天才,一生创作3500多幅绘画,影响无数后来者。雨果去世后,他的遗体穿过凯旋门接受万民守灵,历史中仅有三人获得此种殊荣,这是世人对他的致礼。
译者简介
李玉民
著名学者、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从事法国文学翻译四十余年,译著上百种。译文超过2500万字,很多作品是首次介绍给中国读者。他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特殊的文学创作,译作应是给读者以文学享受的作品。主要译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漂亮朋友》等。
内容简介:
吉普赛少女爱斯梅拉达芳龄十六,她身姿妙曼,起舞时像一只飞旋的彩蝶,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巴黎圣母院副主教也为之迷恋,想将她占为己有,指使忠诚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劫走她,可是被国王卫队长浮比斯出手相救。卡西莫多被鞭打示众,副主教却不予理睬,是善良的少女给了卡西莫多帮助。
副主教又设法嫁祸少女,声称只要她肯爱他就能免死。少女坚决不从,副教主恼怒之下宣布叛她绞刑。少女钟情于卫队长浮比斯,他已知真相却没有为她直言;卡西莫多把少女救出来,给予无微不至的爱护。
副主教屡次不得手,心生恨意,他发现少女的藏身之处,就把她交给官兵,亲眼看着她被绞死。绝望而愤怒的卡西莫多再也无法忍受,将副主教从圣母院顶楼推下,自己则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殉情而终。
《巴黎圣母院》讲述了一场生死爱恋,其*动人心魄之处,唯“极致”二字。“美与丑毗邻,善与恶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这些矛盾的浪漫悲情早已超越个人,启发人们如何辨别美丑,感受善恶。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