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饥饿的女儿》

PDF

作者: 虹影

出版社: 四川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41141669

作者简介:

虹影,作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女儿》《好儿女花》等。其长篇小说被译成30多种文字在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国出版。

《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联合报》读书人奖,《好儿女花》获亚洲周刊度年十大小说。

虹影曾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意大利“罗马文学奖”。

2009年被重庆市民选为重庆城市形象推广大使。

内容简介:

本书是虹影的成名作,也是虹影的代表作,还是她比较喜欢的一个版本。

一个十八岁小名叫六六的女孩和兄妹父母八人挤在重庆半山一个狭窄的阁楼里。

六六在十八岁生日那一天得知了自己的身世——原来自己是个私生女。

在这个隐秘和耻辱的身世背后,是母亲几段撕心裂肺的绝望爱情,是生父苦熬十八个春秋的等待,是养父忠厚善良的担当与庇护。

小说讲述了母亲苦难的一生,个人和家庭的痛苦悄然转化成历史的痛苦,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的风云变动不动声色地展现得波澜壮阔。

虹影以重庆草根为背景进行的写作中,剥去所有人性关系中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有力地展现人生的悲苦。

《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1997《联合报》读书人奖,入选台湾青少年自选教材,被翻译为29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全球累计销售500万册。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是两三个月前在网易读书上看了虹影的《好儿女花》和《饥饿的女儿》看的我胆战心惊那个年代她的母亲她她的亲生父亲她的养父她直剖内心血淋淋看的你不寒而栗这次买书便买了《饥饿的女儿》本打算两本一起买的哪知道漏了《好儿女花》便打算下次在买好了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朋友很喜欢虹影的书,她说这本不应该错过。本书是精装本。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我先是看电子版的,对我来说是比较符合我个人的,主人的心态描写很细腻,其实很多文革的都很不错,但我都没什么耐心看下去,毕竟年代问题,但这本作者的心理描写我还是很多能起到共鸣。很喜欢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这应该是虹影最出名的一本了,刚开始看,封面很不错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看完还很久的回想书中的内容,纠结。可以引发你对很多问题的思考。推荐。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那个时代不属于我,消失在记忆深处的人与景致随着虹影的文字一幕幕在脑海重现。恍惚隔了一个时代,却又在咫尺。非常刻骨铭心!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虹影的书,写的很好!值得拥有!下次还在当当网购买!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虹影是从《英国情人》开始关注的,她的作品贯穿着一个世代的民族悲惨史,叙述上参杂着长江头尾人的豪放与细腻,许是她的成长环境和血液里留存的文化基因做怂,把离现在不远发生的故事刻画的历历在目。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最近看的书之中,最震撼我的一本《饥饿的女儿》这完全是她的自传,她也真的很敢写!就因为这样我爱她的真实!我想多年以后我拿起这本书也很难忘记她经历的一幕幕,因为苦难给予了丰富的人生,苦难本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她经常说到的一句话是:“我是多余的”想起儿时自己改编的一首歌……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虹影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之前买过其他版本,都不及此版本,非常不错,这次好像修订了一些地方,比原来的故事更加精彩了,封面也是最精美的一个版本,准备再买2本同期推出的《好儿女花》和《你照亮了我的世界》来读。值得推荐,好评!!!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这本书是我最近看到过的最震撼的一本小说了虽然我是85后对于整个作品的那个时代并不没有切身经历过但是通篇读完会有一种说不出的复杂情绪压抑的情节贯穿整个作品最后算是见得一丝光明表达能力有限用语言并不能完整描述建议入手拜读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虹影一直是我喜欢的当代女作家,语言很棒,细节感很强,文风很有辨识度。锋利的解剖,勇敢的坦陈,深挚的爱恋,美好的期待,都在书中呈现。作者敢于把自己捣碎,冷静理性地审视自己难堪的经历,很见笔力!推荐大家阅读。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一直很喜欢关于那个年代的作品,虹影的作品更加大胆坦白甚至裸露。也许没有那个年代的经历,无法体会和深入理解作者的部分观念和思想,但是这更让我对那个年代的故事产生好奇……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这是一本关于女性生存与反抗的故事,也是作家虹影的自传体小说,她在反复的探索自我、否定自我、逃避自我中,她找到了用“写作”的方式做自己的倚杖来看清自己的内心并接受了自己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一本自传式的书,写了重庆底层人民生活的状况。去过重庆两次,看到的只是高高耸立的气派建筑。通过本书,也让我发现了这个城市的另一面。是一个城市的缩影,也是中国的缩影。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