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作者简介:
曾先之,生卒年不详。字从野,宋元之际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乡贡进士。其事迹不见诗传。陈殷,江西临川(今江西省临川县)人,明初的私家学人,为《十八史略》作音释,将之釐为七卷,他看到了《十八史略》适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并且通过音释促进传布,其史学普及意识是相当强烈。石川鸿斋(1833-1918),本名英,字君华,号鸿斋,别称雪泥居士。日本明治时期著名汉学家、诗人和画家。曾游历中国多年,加之长期苦读汉文典籍,让他拥有了极高的汉学素养与汉文写作功底。他一生著述等身,作品涵盖面颇广,主要有《日本外史纂论》十二卷、《文法详解》一册、《画法详论》三册、《诗法详论》二册、《书法详论》二册、《精注唐宋八大家文读本》十六册、《史记评林辑补》二十五册、《夜窗鬼谈》二卷等,共计五十余种。
内容简介:
《十八史略》为元代曾先之所撰,以时间为序、以帝王为中心叙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曾先之将书名定为《十八史略》,表示该书是对十八种史书的节略,所用史书是司马迁《史记》以下直至欧阳修《五代史记》的所谓“十七史”,宋代史事则取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与刘时举《续宋编年资治通鉴》。明代《十八史略》流传颇广,不断有人为之注释、修订。《十八史略》日本藏有明初刊本,元和以后,出版了覆刻五山版的活字本。德川幕府时期,日本对《十八史略》的讲习逐渐兴盛,各藩官学多采用《十八史略》作为童蒙之书,传播既广,影响渐大。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代,注本多达数十种。此后大量不同版本的《十八史略》不断出版,以“史略”为名的日本历史读物纷纷涌现,对日本社会文化产生广泛的影响。此次影印日本明治十六年(1883)东京山中市兵卫刻本,为国家图书馆藏永青文库选印四种之一。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