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
:

《海洋鱼类的现在和未来》

PDF

作者: 中国科协学会学术部

出版社: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 9787504668332

作者简介:

毕远新1975年出生,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工程师,2013年毕业于上海海洋大学渔业资源专业,获博士学位。从事海洋渔业与生态方向的科学研究,以海洋环境与生态修复、海藻场建设、水生生物资源增殖放流、人工鱼礁建设、海洋牧场建设等为主要研究对象。先后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洋局、农业部等在内的多项课题研究,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在海藻场修复方面,根据对自然岛礁及邻近海域大型海藻的分布特征及其栖息地的物理、水文环境特征的研究结果,设计制造了多种适合大型海藻附着生长的附着基,通过人工移植技术提高了近岸岩礁区大型海藻覆盖面积,并建立了海藻场修复构造技术体系。在学术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多项专利授权。陈作志博士,副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硕士生导师,农业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主要从事渔业资源和海洋生态研究,在南海渔业资源、渔业种群生活史、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渔业管理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在国际上首次利用贝叶斯模型拟合了全球主要海洋渔业种群生活史参数和内秉生长率(r)的关系,修正了经典剩余产量模型中r=2M的基本假设。在国内首次构建北部湾生态通道模型,阐明了生态系统对捕捞和环境胁迫的响应机制,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水平的北部湾渔业资源管理策略。主持了区域层级的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部分研究成果已纳入国家环保部“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在国内外专业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论文50多篇,其中以SCI收录论文20多篇;主编专著1本;获得实用新型专利3项。作为主要完成人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侯刚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洋渔业系讲师,在职博士,南海渔业资源监测与评估中心成员。研究方向为渔业生物学与仔稚鱼分类学,围绕南海渔业资源评估与管理的研究目标,2006年至今一直在一线从事南海渔业生产抽样调查统计、渔业资源海上调查、鱼类产卵场调查以及仔稚鱼分类鉴定、金线鱼等20种重要经济鱼类的渔业生物学持续监测工作。参加与主持农业部808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农业部“南海渔业生产捕捞结构调查”1项,**作者发表论文9篇;获得广东省湛江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

内容简介:

本期沙龙由中国水产学会承办,南海水产研究所贾晓平研究员、上海海洋大学黄硕琳教授作为领衔专家,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及渔业生产管理一线岗位的23位长期工作在海洋渔业资源与环境、海洋捕捞、海洋渔业管理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和生产及其管理的专家围绕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专家们对海洋渔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深感忧虑和亟待解决,其中有政策层面法律法规的不适或彼此抵触问题,有海洋生物资源有效养护问题,有渔民生计出路等诸多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我国的海洋渔业尤其是近海渔业将遭受毁灭性的破坏,无鱼可捕的海洋沙漠化将成为梦魇,这已不仅是海洋生态平衡的问题,而将成为一个社会的问题。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21 7.8k
追问
2025-04-20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21 2.5k
即兴演讲
2025-04-21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这本书没有包装,感觉像是压箱底的,但是跟我专业对口了,还挺好看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很好很强大的一本书!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还不错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