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石刻调查("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第一辑)》
2025-04-10 13:12:15
纪实文学

作者简介:
高健斌,1975年生,厦门大学考古专业毕业。现为福建博物院研究馆员,福建教育出版社“福建与海洋”系列丛书联合主编,福州人文晓筑特聘顾问。主要研究方向为福州城市考古、福建明清海防、福建金石。已出版《福清少林院》考古专著及学术论文多篇。
彭亮,1965年生,1988年毕业于江西师大历史系,现在在河北省廊坊市教育局从事中学历史政治教研工作,中学高级教师。在国家核心期刊、国家与省级刊物发表数十篇教学论文。
内容简介:
《南澳石刻调查》是国家基金项目“福建与海洋(*辑)”中的一种。南澳地处粤、闽、台三省交界海面,明清两代是名闻遐迩的海上军事重镇,素有“中国东南海防门户”之称。据相关资料,自明万历三年(1575)诏设“协守漳潮等处专驻南澳副总兵”至清末,先后有170多任副总兵、总兵在此守卫御敌,众多文武官员、骚人墨客登临海岛也多有题作,他们或以石刻或以立碑等形式,把南澳社会出现的重要人物和发生的重大事件记载下来。本书分“摩崖”“碑刻”“墓碑”和“杂刻”四个部分,采取将现有石刻图像资料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按照石刻上所标明的时间顺序编排,将这些石刻、碑记等历史文物,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并“基本为每一位找到资料的人物撰写了详细传记”,为研究我国明清两代的海防史和南澳的历史、地理等状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史料。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