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

作者简介: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出生在一个旧式贵族家庭,曾先后就读于莫斯科大学、彼得堡大学。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致力于描绘和建塑俄罗斯民族特有的人情风俗、伦理观念,以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的俄罗斯民族风骨。主要作品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等。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中国作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生于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运动中接受民主主义和无政府主义思潮,并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开始了他个人的反封建斗争。1923年巴金离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学,从此开始了他长达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
他的代表作包括长篇小说《寒夜》,“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短篇小说《神》《鬼》;散文《随想录》,等等。
他的译作包括《木木集》《家庭的戏剧》《红花集》《草原故事》《文学写照》《夜未央》《狱中记》《迟开的蔷薇》《秋天里的春天》《散文诗》等。内容简介:
《散文诗》收录了屠格涅夫晚年创作的52首散文诗,包括《门槛》《鸽》等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部作品也屠格涅夫的其文学绝唱。写作它们时,作者已经进入暮年,身受病痛折磨;远离故土,心含悲伤情绪,这些都化作忧郁的文字散布在每一篇散文诗中。屠格涅夫在这些诗篇里回忆往事,谈论宏观的宇宙和自然,探究幽微的爱情与友谊;思考生死别离,感怀人情美丑。文字真诚、自然、饱含深情。巴金也是在远离祖国的时候开始翻译屠格涅夫的散文诗,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篇章伴随着他并带给他力量。
本书附录部分为此次印本新增内容,两则译后记,是新发现的巴金佚文,保留了巴金*初翻译散文诗的感想。巴甫罗夫斯基的《回忆屠格涅夫》,也是巴金的译作,巴金认为:“他让我们知道屠格涅夫是一个怎样的艺术家,同时也让我们知道屠格涅夫是一个怎样的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