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送你一颗子弹》

PDF

作者: 刘瑜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ISBN: 9787547311783

作者简介:

刘瑜:2000~2007年曾留学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2007~2010年执教于英国剑桥大学,2010年后任清华大学副教授。

内容简介:

在这本书新修订的书里,除了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同时增加多篇新的内容和篇章,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猜你喜欢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未经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刘瑜用苏格拉底的这句话践行对生活的态度。正如她自己所说,在这本书中,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她说自己对记录生活和世界,有一种强迫症的癖好(这让我想到《对面的疯子》)。捕捉生活中一些瞬间的感受,花花绿绿的感受像荧火虫,她把它们像收集荧火虫一样收集到一个玻璃瓶子里去。她相信,一个人的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如果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很早就想买这本书,当当上一直缺货,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没想到还在单位边上的大众书局里买到了。“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有货吗?”,说实话,这句话从我嘴里出来的时候,看着人文专柜导购员那张稚嫩的脸,我都会觉得在和自己开玩笑。呵呵,人生总是这样出乎意料(我想,这也许也是很多人喜欢活着的慰藉),他竟然非常利索的从一个豪不起眼的角落里把书给我找了出来。我有点诧异。三联的书,刘姐的书,简单的不能再简单的封面,你知道现在已经没太多的人愿意用这么大篇幅的白色来吸引人们的注意,或者也许白色的存在就不是为了引起注意,呵呵。超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这是我读过的刘瑜的第二本书。热恋的时候看过她民主的细节,失恋的时候看他的这本送你一颗子弹。也许这并不是巧合。两本书内容不大一样,但是都延续了刘瑜诙谐幽默的特点。用最简单的语言诉说人生的深奥秘密,总觉得是一种大智慧和大胸怀。失恋的时候读她,总觉得像镇痛剂,每次读完,嘴角都会泛起微笑,当然,更多的是心灵的巨大满足--我发现当现实世界中找不到一个朋友能够完完全全契合我的时候,她出现了——朋友不懂的,她懂。时间解决不了的,她来解救。当我沉浸在“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的时候,给自己找了n多理由享受孤独和单身生活,告诉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刘瑜这个名字听别人念叨已经很久了,当然,我对她的熟悉也得益于一个叫“刘瑜”的女性朋友。这次买书,很没有目的的选了这本书。名字是不是过于“热兵器”+冷酷了些?!看着评价挺高的,当然更多是因为它5折的巨大诱惑,我就狠下心来把它与我“成为一个充满文学修养的人”的计划进行了绑定。事实证明,这根本无法让我成为一个修养极高的女性,白瞎了她那个政治学女博士的头衔了。可是我就是喜欢她,甚至从她的文字里面找到了我想认识的自己。她让我看到了我一直无法给一句犀利的、中肯的评价的我的人生。在看书的时候,我的文艺病和我的“用知识武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平平仄仄平的生活让我倦怠,但我没有逃跑的勇气,还不断地劝诫自己要坚持不懈,要明确目标,我的目标在哪里?我只能说是“目标”,不敢去触碰“理想”,怕心痛。为了几千元的奖学金,为了毕业后的好工作,为了展现小小厨艺的大房子,而事实上,我连这样恶俗而又现实的目标都渐渐失去了动力,继而没有了兴趣,顶多在听到某某某怎么怎么有成就时感慨加自怜一下,扭头便欢声笑语地忙自己的琐碎去了。就这样在目标与虚无中晃荡。与社会脱节的缓慢节奏,不闻世事的孤陋寡闻让我失去了对未来的紧迫感,仿佛自己还有许多时间可以挥霍,一觉醒来却发现自己早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这本书里记录的是作者2005—2009年左右(尤其是2006—2007年)生活里的点点滴滴。在这本书里,被“审视”的东西杂七杂八,有街上的疯老头,有同宿舍的室友,有爱情、电影和书,大到制度,小到老鼠。由于我写这些东西的时候,出发点并不是写一本书,所以不同文章往往风格迥异,长短不一,质量不均,随着社会形势、荷尔蒙周期以及我逃避生活的力度而起伏。渊博的人我认识一些渊博的人。他们是另一种生物。这些人一般对罗马史都很有研究,对每一种农作物的起源也如数家珍,经常探讨的问题包括“郑和下西洋的时候船只到底有多大”,以及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作为南方报业的专栏撰稿人,刘瑜主要写两类文章,一类是没什么情绪色彩的政论时评,还有一类是自己的生活随笔,《送你一颗子弹》就是后者的合集。一本生活随笔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其人就像坐在你对面,她聪明,优雅,睿智,不罗嗦,不讨厌,娓娓道来,言笑晏晏。我们提起当代知性女人的代表,总会想起杨澜,阖丘露微,但她们著作的字里行间,始终有一种距离感,高高在上,拒人千里。身为一名女博士的刘瑜,具有高学历女性的绝大部分优点,而又真实可爱,她不掉书袋,也不卖弄学识,这是一个让人亲近的作者。如她本人所说,“一个自我忧国忧民、结构工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刘瑜在书里说:我相信是一个人感受的丰富性,而不是发生在他生活中的事件的密度,决定他生活的质地;是一个人的眼睛,而不是他眼前的景色,决定他生活的色彩。我在想,其实有的时候,密度决定了感受的丰富程度。当事件以n天/件的频率发生的时候,你才可以一边品尝咖啡一边细细回味。但当事情像洪流一般把你卷入其中,你还没回神迎面便打来下一波浪涛;又或者生活变成了工厂的流水线,你只能按部就班地从一个工序走向下一个工序,马不停蹄,身不由己。这样的生活,如此的密度,你是否还有时间精力去用放大镜细辨他的细枝末节?我们每天都在赶一场又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在朋友的车中偶然翻阅了一下这本书,便对书和作者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读着作者文字,像是在跟一个阅历丰富的朋友在聊天。语言轻松诙谐,处处充满着智慧。拿到书后,仔细看了一下封面,一些即将落地的树叶,一个人舒展的四肢,这些东西和谐宁静的铺展在素雅的墨绿渐变色的背景中,让人的心情无比的通畅。脱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宿舍后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书,从第一页开始看,便对这些文字深深着迷。一口气看到40页,眼前浮现的是一个豪放不羁的女子,虽然总是在谦虚的贬讽自己,却又能透出她敏睿的洞察力及对心理,政治,历史,哲学各个学科独到的见解。刘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时常在思考着,已毕业,又不在高校任教的我们,如何才能使自己那点可怜的专业知识,那点可怜的文化水平,具有可持续发展~~~能使我们在N年过后不会忘记自己还是个研究生,N年之后还能比身边的本科生有着些许的自我安慰的优势~也许,在这个政治学博士背景的,能把政治学知识说得如此通俗易懂,而且又不高高在上的刘瑜上找到答案~~也许是源于学科背景相似的关系,特别能产生交集,产生共鸣,特别是里面的“厨房政治”这篇小散文,厨房政治讲述了一个居住有10人的公寓里,每人都是单间,10人里面有4个中国男生,中国男生特别爱做饭,由于是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我有一个毫无根据的理论,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一个人感情的总量是有限的,如果你把它给零敲碎打地用完了,等到需要大额支出的时候,你的账号就已经空了。(P221).虽说爱的深度和爱的广度之间,有可能有一个互换性,但我总觉得,真爱的是一个对深度而不是对数量的体验。(P221)什么都可以从头再来,只是青春不能。那么多事情,跟青春绑在一起就是美好,离开青春,就是傻冒。(P225).据说真正的爱情,不是因为对方能带给你什么,而是因为你就是欣赏他的美好。(P229)耐心是一种美德,其基本的道理就是,你的饥饿,不应该是让一个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我是因为之前在各大软件的话题中,例如微博啊网易云啊,经常能见到这本书的一些摘句,不是鸡汤文,都是些惊醒人生异常有道理的话,让我对它印象深刻。最终决定要买下这本书,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在谈经论道,品读局势。书,我还没有看,但我相信经典永存。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去年利用出差时间读了一百来本书,今年继续加油!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封面很漂亮,感觉很不错,简洁,素灰色,送你一颗子弹,拿来当生日礼物真的好吗?哈哈哈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送你一颗子弹,biubiubiu?不存在的,很棒的一本书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送你一颗子弹,emmm,我和宿友的毕业互换礼物,还没看,不过想来大抵还是不错的,其实更喜欢之前那个版本啦,但是没办法,只能选择了这个精装本,也是很不错的,emmm,话说,毕业礼物送《送你一颗子弹》真的好嘛,我也不知道哈哈哈,只是这本书值得阅读罢了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