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

上海古籍出版社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

《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选录图书共计1048种、22390卷,其中楚辞类14种、128卷,别集类621种、10979卷,总集类67种、6708卷,诗文评类79种、1309卷,词类132种、1091卷,曲类61种、540卷,戏剧类44种、

《恬致堂集》

《恬致堂集(上中下)》四十卷,收录了李日华简牍铭赞题跋等散文二百余篇、诗作一千一百余首以及若干科场文字、杂记。清朝乾隆年间,编修《四库全书》,本书被列入“禁毁书目”。今所流传者为崇祯末刻本,珍稀可贵。今点

《牧斋初学集(平)(中国古典文学丛书)(全三册)》

钱谦益为明清之际重要的诗文作家。《牧斋初学集(全3册)》为其入清后的作品。钱的作品,被清高宗列为禁书,因之湮没达二百年之久。辛亥前后,始有铅排本问世,然缺点甚多。钱仲联教授数十年的研求,标校整理,成为*完

《古本小说集成(第二辑)(全160册)》

《古本小说集成》收辑宋、元、明、清四代所出现的有代表性的白话小说,兼及重要的文言小说,总计428种,包括演义、公案、时事、武侠、言情、神怪、艳异诸类,作品具有代表性,作者能自成一家,版本别具特色,尤其注

《汉魏六朝赋选》

《汉魏六朝赋选》选目在《文选》所选赋的基础上又有所增益去取,择定二十篇,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一)为精简起见,每一类型的赋,尽可能不重复入选。例如《恨赋》与《别赋》,《雪赋》与《月赋》都只收一篇。惟《

《尚书正义[精]》

十三经是儒学的基本典籍,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影响至深至远的重要文献之一。在中国古代,堪与十三经比肩的唯有二十四史。面对这两大文化支柱,无论是诸子还是诗文,其中虽不乏角立特出者,甚或是叛逆者,却往往只能站在

《谭正璧学术著作集》

谭正璧编著的《谭正璧学术著作集(共13册)(精)》包括谭正璧学术著作十四种(含生前出版的十二种著作及两种遗稿),据内容分三卷:文学史卷、小说戏曲卷、曲艺卷,体现了谭正璧在文学史和几种俗文学方面研究的成就,特

《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全二册)(吕思勉文集)》

《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收录了吕思勉先生有关中国文化思想史的论著,共计九种:《医籍知津》、《群经概要》、《经子解题》、《中国文化史六讲》、《理学纲要》、《先秦学术概论》、《大同释义》、《中国社会变迁史》

《萧赜评传(齐梁文化丛书)》

齐武帝萧赜是南朝齐的第二个皇帝,南朝齐开国皇帝萧道成的长子。他少时贫寒,在重视门第的六朝也不是名门之后。与其父萧道成一起从底层武官以军功起家,参与了平定刘休范叛乱等重要战役。后来刘宋内乱,萧道成在纷繁

《左传选评》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的历史,行文简劲畅达,记事详明生动,不仅是历史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对后世有极大影响。为使今天的

《白居易选集(中国古典文学名家选集)》

白居易字乐天,晚号醉吟先生,又称香山居士。他创作了大量的讽谕诗,触及到社会生活的真实,而其后期又写作了大量的闲适诗,以抒写个人情怀。其诗歌创作有意趋于口语化,这与其"非求宫律高,不务文字奇,惟歌生民病

《浩歌堂诗钞》

陈去病的诗大多为咏怀之作,集中抒发了诗人推翻清朝统治的壮志。《将赴东瀛赋以自策》写离乡去国,探求救国真理的愿望。《重九歇浦示侯官林獬、仪真刘光汉》写年华虚度而所志不遂的怅惘。《图南一首赋别》劝慰妻子以

《中山诗钞校注》

郝浴(1623-1683),字冰涤,又字雪海,号复阳,因定州古为中山国,故又称郝中山。他是清代初期著名的直臣,一生命运多舛,仕宦一波三折,曾因密疏弹劾吴三桂而被谪东北二十余年,后因其言中而起复原职,历两淮巡盐

《清华简与儒家经典》

书稿为“《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与儒家经典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会议论文集。书稿收录了此次研讨会宣读的有关清华简《筮法》与《周易》研究、清华简与其他历史文化研究、其他简帛与历史文化研究等三个方向的

《史记会注考证(全八册)》

《史记会注考证》是日本著名汉学家泷川资言的史学名作,具有世界性影响,是《史记》乃至中国古代史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或成就:(1)在参考中国南宋黄善夫刊三家注本、元彭寅翁刻本、明柯维熊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