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义述闻》
《经义述闻》凡三十二卷。此书系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校读《周易》《尚书》《毛诗》《周礼》《仪礼》、大小戴《记》、左公穀三《传》《国语》《尔雅》诸经之后,就其中经传文字讹误,注疏师说异同,皆考辨而成札记,体
此书是在明梅膺祚《字彙》、张自烈《正字通》两书基础上编成的,所以体例多仿梅、张,共分二百一十四部,各部按笔画多少顺序分入十二集,同部首字再按笔画数顺序排列。凡所收字为《正字通》所无,则用〔增〕字加圆圈
《天盛律令》是西夏天盛年间颁行的一部综合法典,其中卷五仅有甲种本,主要涉及西夏武器装备的配给与季校二门内容,且保存相对完整。上编是对《天盛律令》卷五部分进行整理考释,认真核对西夏文影印件,进行逐字录入
清代是中国传统海洋管理体制转向近现代海洋管理体制的重要时期,有清一代,从康乾盛世,到鸦片战争,再到晚清的洋务运动,近海管辖问题成为清朝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依托档案、奏折、文集、电报、手稿等多形
《天一阁书目》十卷、《补遗》一卷、《范氏著作》一卷,清范邦甸等撰。该目分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共计四千九百十四种。该目详细著录书名、卷数、版本、著者、序跋、印章等,较为完整地反映了天一阁藏书的全貌。
该书系郭永秉先生近些年在出土文献与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成果。全书分成五类:古文字考释与研究、青铜器铭文研究、战国竹书研究、马王堆汉墓文字资料及秦汉文字研究、书评与文评。涵盖了作者自2011年至今的研究方向和写
本书综合了作者在简牍学与法制史两方面的特长,方法上采用了宏观论说与微观考证的有机结合,不仅勾勒了秦汉诉讼制度的框架面貌,而且有选择地对其中若干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对秦汉刑事诉讼、重要诉讼文书&ldq
本书是继《汉魏六朝小说大观》和《唐五代笔记小说大观》之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又一部大型笔记小说总集。它汇集了宋元两代有重要影响的笔记小说共六十九种,其中不少品种久已*版,系经过精心整理面世。全书内
本书是晚唐著名诗人李商隐的骈体文集。李商隐不独诗为唐代大家,其骈体文也知名当世,工整典丽、博奥精审、文字流畅。李商隐的《樊南甲集》、《樊南乙集》在流传中散逸,以后人清乾隆时冯浩所作《樊南文集详注》,清
一代才女李清照,因其不同寻常的经历和际遇,创作出非凡卓异的文学作品,百代流传,千载景仰。她是婉约词派的代表,词风幽婉缠绵,感情浓挚,音律和谐。《李清照集笺注》是著名学者徐培均先生倾力之作,被海内外知名
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一字太虚,学者称淮海先生,受知于苏轼,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词作温柔清丽,长于婉约。现存词七十余首,宋明清版本多达十余种。《淮海居士长短句笺注》继承前人叶恭绰、唐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为宋代李心传所撰的宋代历史著作,仿照《资治通鉴》之编年体,记述宋代史事甚为详细,以官修的日历、实录、会要为基础,广泛搜集各种记载,经过精细的考订,作出自己的论述。书中也有详细的注文
欧阳修为宋一代文学宗师,是北宋有影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史学家。王安石曾赞美欧阳修的诗文云:“其积于中者,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韻,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宏辩,快如
宗祥幼病足,体弱不能步履。十二岁始跛而出就外傅,诵大学、中庸。十五岁毕尔雅、论语、孟子、易、诗、书、礼记、春秋三传。此皆应试必读之书也。好诗与左氏传,独不喜朱熹诗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