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上海古籍出版社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

《甘肃藏敦煌藏文文献》是我社继《法藏敦煌藏文文献》《英藏敦煌西域藏文文献》后的又一大型文献出版项目。敦煌藏经洞的古藏文文献,被英国斯坦因(1905年)和法国伯希和(1908年)分别掠取了泰半,其余散出部分大多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

本书是现存《石头记》几种早期抄本之一,抄成于乾隆年间,因有“己卯冬月定本”字样,通称为《己卯本石头记》,据认为是接近于曹雪芹手稿的抄本,因此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此抄本为清怡亲王府的过录本,现存

《谢朓庾信及其他诗人诗文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南朝齐永明(483—493)以后,诗歌创作中开始实践声律论,逐渐产生了咏物和宫体两大题材,作品声音和谐悦耳,风格更趋清丽圆转,为唐代诗史高峰的出现作了极为关键的铺垫。本书重点介绍了谢朓、庾信的生平和创

《四书说》

《山右丛书·初编》是1934年由山西省文献委员会编纂的一部汇集晋人学术著作的大型古籍丛书。山西大学、山西社科院等学术机构集中各方力量对其进行点校,并专门成立山右历史文化学院这一机构来统筹安排,耗时近

《李贺诗选评(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

李贺诗“如镂玉雕琼,无一字不经百炼,真呕心而出者也”(叶衍兰《李长吉集跋》),这本《李贺诗选评》则堪称同类书籍中的精品:①兼用编年系月与逻辑归类之法,全书分“乡恋、病态和贵公子的梦”

《孔羡碑》

《孔羡碑》,三国魏黄初元年(二二○)刻立。隶书,二十二行,行四十字。有额篆书"鲁孔子庙之碑"六字,碑无撰书人姓名。末行下刻有宋人楷书"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宋嘉佑七年张稚圭按图谨记"三行注。碑石原在

《敦煌吐鲁番研究》

《敦煌吐鲁番研究》每年出版一卷,以刊登研究敦煌吐鲁番及相关地区出土文献的论文为主,内容包括历史、地理、艺术、考古、语言、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传统学术问题,兼及学术动态和书

《宋本方舆胜览》

《宋本方舆胜览》七十卷,以临安府(杭州)为首,所记地志十八路,分述建置沿革、疆域道里、物产风俗、田赋*以及关塞险要等,尤于名胜古迹多所阐述,而“诗赋序记,所载特备”,有“名为地志,实则类书”,之谓。《宋本

《秦始皇石刻:早期中国的文本与仪式》

秦始皇石刻是中华帝国目前靠前个十年间留下来的很为实在的官方文件。本书的研究以译注这七篇石刻文为发端。作者试图将石刻文所使用的表述纳入周代的文学传统之中,同时致力于这些石刻文的宗教仪式语境,在此基础上试

《宣室志·裴铏传奇(历代笔记小说大观)》

《宣室志》,唐张读撰,萧逸校点。《宣室志》取名于汉文帝在宣室召见贾谊问鬼神之事,故此书多记载神仙鬼怪狐精、佛门休咎故事,为古代神怪小说之集大成者。《裴铏传奇》,唐裴铏撰,田松青校点。《宣室志·裴

《中国史学史》

内藤湖南的卓越学风特点之一,就是擅长把握总体的历史。例如,今天所谓“唐宋变革”的观点就是他早在上个世纪20年代初首唱的。这也是他所创立的中国史时代分期说的重要一环。众所周知,“唐宋变革&rd

《水浒传》

《水浒传》是我国人民*喜爱的古典长篇白话小说之一。它产生于明代,是在宋、元以来有关水浒的故事、话本、戏曲的基础上,由作者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全书以宋江领导的农民起义为主要题材,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

《论语象义》

本书为日本江户时代学者对中国典籍《论语》的注释著作,精选日本早稻田大学图书馆等所藏底本影印出版。底本为和刻本,四孔和式线装,七册,七卷。本套日本《论语》注释著作为国内首次出版,有填补空白的作用。

《江文通集校注》

本书底本共十卷,前有序、凡例,并录《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四库全书总目江文通集提要》,卷一、卷二为赋,卷三、卷四为诗,其余六卷为文。另有补遗部分,收录有《伤爱子赋》、《井赋》、《征怨》、《咏美人春

《汉学商兑(清代学术名著丛刊)》

江藩嘉庆间入粤为阮元幕僚,阮元出资刊刻《师承记》,以顾炎武、黄宗羲深入宋儒之室,多骑墙之见,故仅得忝列卷末;后又刊《宋学渊源记》,然不录自诩宗程朱的桐城方苞、刘大櫆、姚鼐。方东树与江藩同在阮元幕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