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

江苏人民出版社

《海外中国研究·工开万物:17世纪中国的知识与技术》

本书以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著作为切入点,通过发掘和探究这些文本内容的知识脉络,重新审视中国科学思想的发展史,揭示文人以书面文字记录工艺技术的目的所在,这一做法在中国知识传统中的角色及其影响。作者条分

《吾国与吾名:中国历代国号与古今名称研究》

拥有上下五千年文明历史、纵横一万里广袤空间的中国,古往今来,国号递更,名号众多,域外称谓繁杂。本书综合运用历史、地理、民族、政治、语言、文字、心理、名称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系统全面、深入细密地探讨了中

《海外中国研究·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以大历史、大叙事的手笔,将中国移民走向世界的五百年历史,融会贯通于同期世界格局发展变化的大框架中,读来令人领悟深远。更重要的是,孔教授在展示全球华人移民五百年历史精彩

《假装生活在宋朝:京都汴梁等地生活指南》

本书选择中国历史上经济*富庶、政治*开明、“*具幸福感”的朝代——宋朝为文本对象,形成一部“漂”在宋朝的全新生活指南,一部开启宋朝穿越之旅的完全攻略。作者以近100万字的史料阅

《中日文学与文化交流史研究》

中日文化交流在隋唐时期就已经展开,但是这个时期主要是中华文明影响日本,而到了近代以后,中日的文化交流呈现相互学习和影响的局面。本书生动解析了东亚视域中的文化交流,以及中日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借鉴的过程,

《海外中国研究·十八世纪中国社会》

中国近三百年的历史,18世纪相对来说不太受重视,学者们更关注的是19世纪的变革和20世纪的革命。另外学者们对18世纪中国社会的总体评价也不高,认为这是个腐败奢靡、文化停滞的时期。而这本由两位美国女学者撰写的著

《日本东亚政策研究》

本书研究内容包括琉球问题、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等,对近代日本外交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深入分析,具有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海外中国研究·明代乡村纠纷与秩序:以徽州文书为中心》

本书利用大量的徽州文书,深入探讨了以徽州为代表的明代乡村纠纷及秩序的形成过程和变迁实态,解析当时历史背景下的社会结构、宗族结合的展开及徽州特有的佃仆制等问题.复原了当时乡村社会纠纷解决机制和社会秩序形

《中国通史》

原书为《吕著中国通史》,分为上编文化史和下编政治史,本书只取下编政治史部分。旨在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顺序,略叙我们这一民族国家几千年来的盛衰大略,以使读者形成清晰流畅的知识脉络。本书从中国古代的开化,一

《海外中国研究·中正之笔:颜真卿书法与宋代文人政治》

在《中正之笔》中,作者倪雅梅认为颜真卿之所以获得显赫的艺术声誉,是基于某些政治的原因,而非纯粹的审美原则。她论证了颜真卿的重要地位是由11世纪几位有权势的文人人为制造出来的,他们希望通过与颜真卿正直的声

《清代常州学术文化研究》

本书是国内外学术界*次将清代常州学术文化做系统研究和论述的专著,全面系统地展现清代常州学术文化发展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对晚清近代现代中国学术文化的影响。这些成就对后世影响巨大,不仅对近代的龚自珍、魏源、

《海外中国研究·大象的退却:一部中国环境史》

本书被誉为西方学者撰写中国环境史的奠基之作。近半个世纪以来,伊懋可纵横于中国农业史、社会史等多个研究领域,这使他在这部拓荒性著作的撰写中左右呼应、水到渠成。在这部书中,他向我们讲述了中国4000年来的经济

《国之枭雄:曹操传》

本书是海外曹操的weiyi一部传记作品,是张磊夫先生的代表作品。数世纪以来,曹操以中国历史上zui奸诈者的面目示人。另一方面,曹操生于秩序倾颓的汉末乱世,在一定程度上重建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的政治秩序。他不仅

《日本经济转型与治理变革论》

在战后七十多年的经济发展历程中,日本政府和企业一直在探寻新的经济增长点和企业创新之路。战后七十多年的制度演进中,经济转型和治理变革始终是一个不变的政策课题。日本政府通过不断放松经济规制,推进国有企业民

《日外文化交流史论》

本书通过对历史上日本文化与外来文化交集关系的研究,总结出这种接触过程中的特征和日本文化研究中的理论问题。在对日本吸收外来文化文化的历史做宏观整体考察的同时,还对大化改新、日本佛教、日本与渤海国关系等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