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侮而不斗,辱也。
--《公孙龙子》
:

人民出版社

世界通史(全六册)(修订版)

徐天新、梁志明、许平主编的《世界通史(修订版共6册)》分古代、中世纪、近代(上下)、现代、当代六卷,所述历史始于原始社会止于21世纪初期。“古代卷”论及原始社会,古代埃及、西亚各国、印度、希腊、罗马等国的

《蒋经国论》

父亲的《蒋经国论》先有上海版(1948年),那可能是中国第一部论述经国先生的著作。五十年代后父亲移居香港,不几年又把《蒋经国论》几乎重写了一遍,才有台北政要争着去“太子道”而避开“皇后道”的譬喻。父亲写沪版和

《中国历史13:明史》

明朝是汉族地主阶级建立的最后一个王朝,也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它跨越了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整整300多年。它一方面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官僚政治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社会经济发展也超过了宋

《世界历史的五个岔路口》

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究竟哪些事件可以称为“决定性”的事件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德国历史学家戈特弗里德·施拉姆根据自己的研究提出了世界历史中的五个岔路口,并通过丰富、翔实的资料对自己的观点

《初中生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标准范读/七年级书+1CD》

含小学语文课本中所有古诗词及新课标规定的背诵篇目。

《明世宗传》

卜键编著的《明世宗传(精)》讲述了:世宗统治下的45年,是明王朝由持衡渐趋衰落的历史阶段。外忧内患,战乱频仍,大明帝国的躯壳开始千疮百孔,危机重重。不管怎样说,是他驾驶着这艘千疮百孔的民族之舟,较平稳地航

《史料五讲》

齐世荣先生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给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开了一门课叫《史学方法入门》,其中一章专门讲史料,内容非常精彩,许多其他学校的师生听说了,都希望来旁听或借讲义一读。先生80岁之后,有意把

《做最好的自己》

在这本书里的许多想法都是作者在过去的文章或信函中表达过的。而且,如果由职业作家来写本书,语言以及文字一定能更加流畅、更加生动。但是,作者自己总有一种提笔写作的冲动,因为作者相信自己在青年一代中有一定的

《刘备传》

刘备(公元161年-公元223年6月10日),字玄德,东汉末年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政治家,史家又称他为先主。刘备作为三国时期的蜀国皇帝,在中国历史上

《清代唐诗选本研究》

清代的唐诗选本是清代诗学的直接体现,同时它又与清代的政治、学术、教育等各方面的要求密切相关。因此,研究清代唐诗选不仅是唐诗学以及整个古代诗学的需要,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清代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为此,本书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