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N/A》

大清王朝延续了二百九十六年,要论这其中的大贪官,非和坤莫属。据说他的家产无以计数,当他家被查封时竞查出他的财产相当于清政府近十年国库收入的总和。也正因为如此,民间才有了“和坤跌倒,嘉庆吃饱”这句谚语。那

《南京图书馆藏戚蓼生序本石头记》

一九一一年,《石头记》古钞本戚蓼生序本由上海有正书局石印出版,这是《石头记》古钞本最早问世的一种。但当时研究《红楼梦》的人似乎对戚序本的问世,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鲁迅在一九二○年撰《中国小说史略》

《滨田德海搜藏敦煌遗书》

《滨田德海搜藏敦煌遗书》一册,收录日本原大藏省书记官滨田德海搜集珍藏的《敦煌遗书》36件,主要是南北朝到唐代的写经,是近年来比较大宗的唐人写经回流,对敦煌学研究具有重要文献意义。本书请敦煌学专家方广錩先

《百衲本金史》

《金史》为元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二十四史”之一。元至正间,诏修宋辽金三史,以脱脱为都总裁,具体参加修纂的有沙剌班、王理、伯颜、赵时敏、费著、商企翁,铁木尔塔识、张起岩、欧阳玄、王沂、

《宋词画谱》

书中收宋词精品近百首,由当时著名书法家书写;著名画家又据词意内涵配以妙画。一词一书一画,加之刻工精良,皆美趣天成,堪称“四色”,是难得的成功这作。一书在手,可使智者会心,观者悦目,对于学习、

《点注十八史略校本》

《十八史略》为元代曾先之所撰,以时间为序、以帝王为中心叙述上古至南宋末年的史事。曾先之将书名定为《十八史略》,表示该书是对十八种史书的节略,所用史书是司马迁《史记》以下直至欧阳修《五代史记》的所谓&ldq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汇校汇评》

本书是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倾30年心血编集而成。全书以北大图书馆藏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庚辰本)为底本,列为首行,用国图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己卯本)等12种脂评本汇校,凡正文之异文,均予列出。通过

《上海图书馆藏张元济古籍题跋真迹》

张元济,字筱斋,号菊生,浙江海盐人。近代中国著名出版家,古籍版本、目录、校勘学家,一生对于中国文化、出版、藏书事业贡献极大。在其一生收藏古籍、举办图书馆和编辑出版古籍的活动中,留下了许多亲笔书写的题跋

《影宋本尚书正义》

《尚书》是关于中国上古历史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相传由伏生口授,用汉时通行文字隶书抄写,是为《今文尚书》。自汉以来,为《尚书》作注疏者便层出不穷。唐贞观初年,孔颖达与颜师古、司马

《吴秋辉遗稿补编》

吴秋辉一生虽短,却著述甚丰,但生前出版者仅为《学文溯源》等几种,故颇多散佚。吴秋辉在弥留之际嘱托家人将其遗稿善为保存,在其后辈坚持不懈的守护、收集、整理,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帮助下,齐鲁书社陆续整理出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宋本尔雅疏》

《尔雅》问世之后为之作注者,代不乏人。宋邢昺的《尔雅疏》(一名《尔雅义疏》,简称《邢疏》)是其中重要的单疏本。对于《邢疏》,后人褒贬不一,《邢疏》虽有不足,然之后能添列《十三经注疏》,絶非偶然,自有其

《子藏·庄子书目提要》

方勇教授潜心庄子学研究近三十年,在《庄子》文献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思路和观点。作者非常重视文献的搜集与整理,历经八年的时间,先后搜集到先秦至民国时期《庄子》白文本及其校勘、注释、研究著作302部,于2

《全椒古代典籍丛书·吴烺集》

《吴烺集》是全椒古代典籍丛书系列之一,是对吴敬梓长子吴烺,乾嘉时期数学家、诗人全部著作的首次完整辑录。吴烺曾随刘湘奎学习天文算学,与江苏吴县精于天文的褚寅亮是好友。入《畴人传》。平生著述甚多,除诗文《

《册府千华——珍贵古籍雕版特展图录》

我国古代雕版印书,发端于唐,奠基于五代,兴盛于两宋,延袤于元明清,直至近代,雕版印刷一直占据着中国印刷业的主要位置。其间,举凡官署、藩府、私宅、坊肆、儒学、书院等竞相刻书,为后世留下了浩如烟海的典籍,

《智慧书.黄色宝典》

叔本华去世之后,一位研究者在他留下的材料中发现了一部已经整理好准备付印的手稿,书名叫做《智慧书》,但作者并不是叔本华,而是一位名叫葛拉西安的西班牙人,手稿是叔本华根据西班牙原文翻译过来的德文译稿。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