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

齐鲁书社

《歧路灯》

古有“四大奇书”之目:日盲左,日屈骚,日漆庄,日腐迁。迨于后世,则坊佣袭“四大奇书”之名,而以《三国志》、《水浒》、《西游》、《金瓶梅》冒之。呜呼。果奇也乎哉!《三国志》者,即陈承祚之书而演为稗官者也。承

《小豆棚》

中国古代笔记小说源远流长,作品繁富,蔚为大观。本书所选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笔记小说中有较大影响或独具风格者。这些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对于爱好文学的读者们具有

《三国人物/历史人物纵横谈》

《三国人物》是龚弘《古人今谈》丛书中的第二集,主要论及三国一代的历史人物,既谈他们的事迹,也阐发自己对历史的看法,文笔浅近又复古意,典雅大方,议论更有引人入胜之感。在今日出版界,“戏说”、“麻辣”一类的所

《悬念康熙陵》

清东陵的景陵是康熙帝的陵寝,与他合葬的有4位皇后和1位皇贵妃。曾在清东陵工作过十几年的作者,以正史和清宫档案为依据,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调查,多角度、全方位地介绍了景陵的营建、改革和创新及对后世的影响、景

《宋诗三百首评注》

宋诗是中华诗史上继唐诗之后而卓然崛起又一座艺术峰恋。它承唐变唐,顺时演进,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了可与唐诗抗衡比肩的独立营垒、辉煌景观。宋诗是在特定的社会土壤和时代条件下发展演进的。宋朝建国后,政治上加强

《诗经邶风、鄘风、卫风地域文化生态考论》

本书在详细剖析以《邶风》《鄘风》《卫风》为代表的卫地诗歌产生的地域与时代、自然环境特质、文化组成与积淀的基础上,把握三风各篇诗歌的诗旨、题材、语言、艺术手法、意象内涵等方面的地域性特色,总结概括卫地文

《重订增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

《重订增注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汇集了十部中国古典名剧,包括《窦娥冤》《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精忠旗》《娇红记》《清忠谱》《长生殿》《桃花扇》《雷峰塔》,并对这些戏剧进行了注解。本书是对齐鲁书

《绘图白话聊斋》

《聊斋志异》写鬼写狐高人一等,主要是借谈鬼说狐揭露批判黑暗腐败的官场吏治和封建科学与婚姻制度。但总观全书所涵盖的内容题村还要丰富广泛得多,涉及到人间、地府、天国、自然空间的人鬼、仙狐、花鸟、草虫与各种

《论语今译(线装本)》

《论语》这一书名,有它特定的含义。根据班固《汉书·苏文志》的记载,“论”是“论纂”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孔子在日常生活和执教过程中,发表过许多言论,他的弟子也有不少言论。“论语”就是把这些言论论纂起来

《新编增补:清末民初小说目录》

清末是一个由近代印刷术支持的杂志时代。1902年,亡命日本的梁启超在横滨创立了小说专刊(新小说),它象徵着文艺杂志时代的开始。此后,以《绣像小说》为首,在中国小说杂志也开始陆续创刊。在欧美日本翻译小说的刺

《醒世姻缘转》

《醒世姻缘传》原名《恶姻缘》,写两世姻缘善恶相报的故事,东岭学道人为“昭鉴戒”,使读者“开卷便醒”,“遂使恶念不生,众善奉行”,改名《醒世姻缘传》。本书作者,今传各本均题作“西周生辑著,然黎子校定”。西周生究

《插图本吴三桂演义》

《吴三桂演义》又名《明清两国志》,不题撰人,约成书于清末。有宣统辛亥上海书局石印本和上海华明书局石印本,扉页标明为“历史小说”,有自序和凡例,俱不署名与年代。书前列绣像、插图8幅。编者参照两种版本校点整

《让孩子着迷的经典:宋词》

词是中国诗歌体裁的一种,可追溯到隋唐时期的燕乐,是配乐可唱的歌辞,后脱离音乐,晚唐时逐渐发展成一种独立的新诗体,至宋代成为文学主流。宋代,词的创作蔚为大观,名篇佳作层出不穷,并形成各种风格和流派。其题

《经典词谱》

本书主要分两大部分。靠前大部分主要是理论阐释:首先较为具体地介绍了词谱典籍与经典词牌概况,并精要阐释了词中所用句式的平仄律,然后以《贺新郎》词谱为例,叙述了词谱的勘定过程及其依据。第二大部分主要是实际

《漱玉词注稼轩词注(齐鲁文化经典文库)》

李清照编*的《漱玉词注稼轩词注/齐鲁文化经典文库》讲述了:李清照自幼生长在一个祸福相倚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之中,她的后半生*是一直在兵燹战乱中颠沛流离。她的*作与她家珍贵而丰赡的文物收藏相类似,几乎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