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

中州古籍出版社

《庄子·荀子·墨子·管子·淮南子(国学经典读本共5册)》

国学百部系列(总定价2688)我社推出的这套《国学经典》丛书,目前已有百部,所选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例上以原文、注释、白话解读的形式对经典著作进行明白晓畅的注解,引领读者跨越文言文的隔阂,真正亲近经

《易经:英汉双语国学经典》

《易经》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传播广泛,影响深远。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阐述关于变化之书,长期被用作“卜筮”。“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理

《苏轼三书》

词至东坡,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浩歌,超乎尘垢之外。——宋·胡寅(《酒边词序》)东坡先生非心醉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

《国学经典丛书:唐宋名家文集·欧阳修集》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故而尝自称庐陵人。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

《明史讲义·昨日书林》

全书分两编:总编总论,为提纲挈领的说明文字;第二编分为开国、靖难、夺门、议礼、万历之荒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南明之颠沛七部分,对明朝各个时期的史实进行了评述。作者以正史《明史》为基础,以私修史及野史

《国学经典丛书:人间词话》

自《人间词话》1908年首次公开发表至今,已恰好是100周年。一个世纪以来有关《人间词话》的研究专著与论文,在文字数量上已远远超出只有了了数千字的《人间词话》本身。如果有好事者对此作一统计对比,想来一定会给

《国史要义·昨日书林》

《国史要义》论述了“史”之方方面面,分史原、史权、史统、史联、史德、史识、史义、史例、史术、史化十大篇。始终条理,抉史学之精微,文理密察,堪称对传统史学进行全面总结的代表作。言中国历史记述及

《国学经典丛书:阿弥陀经·附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

在中国佛教各大派别中,净土宗不是一个独立的派别,但却是影响*广泛的宗派。中国佛教宗派林立,到底有多少宗派,说法有好几种。典型的分为八大宗派,或者十大宗派,细分则更多。每一宗派都有自己的法统,一般由某一

《新编仪礼图之方位图:宾礼卷》

《仪礼》是一部记载周代礼仪制度的经书。今作者汲取近三十年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在尊重借鉴前人图谱的基础上重新绘制仪礼图,以解今人阅读之惑。本书为《新编仪礼图之方位图:宾礼卷》,《仪礼》中专言宾礼者凡三篇

《国学经典丛书:庭训格言》

《庭训格言》清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撰,其子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稹(1678-1735)笔述。玄烨八岁即皇帝位,年号康熙,在位六十一年(1661-1722),死后,四子胤稹继位,年号雍正。此书

《国学经典丛书:唐宋名家文集·苏洵集》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

《南侨回忆录·昨日书林》

《南侨回忆录》是陈嘉庚先生于1943年至1945年躲避日寇、在印尼避难时所写的回忆录,他在没有任何资料可供参考的情况下,凭着惊人的记忆力,以真诚质朴的笔调,详尽地描述了自己四十多年的人生经历,记录了南洋华侨为襄助

《中原文献整理史稿》

本书具有以下特点:*创体之作*《史稿》架构宏阔严谨,堪称发凡起例、继往开来之作。作为*部中原文献整理史研究专著,《史稿》*次拂去历史尘封,全面梳理了有明以来六百年,中原文献编纂、校订、刊刻、出版之历史,系

《李白·杜甫·李清照·李商隐·王维·李贺·陶渊明等诗词选,共14册》

国学经典丛书——历代名人名家诗词选(14种)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代表性的文学珍品,文字优美,讲究意境。相比文赋的宏论讲章,古典诗词更关注身边人事、景物和内心。我们精选了历代名家(如李白、杜甫、

《唐诗选注评鉴(上下册)》

《唐诗选注评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唐诗注评鉴赏力作。撰者刘学锴先生学殖深厚,治学严谨,为著名的唐诗研究大家,著述一向不以数量而以专精取胜,其《李商隐诗歌集解》、《李商隐文编年校注》均为传世之作。先生年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