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学苑出版社

金匮玉函经

《金匮玉函经》虽早在隋唐前问世,但因流传不广而湮没,连许多大藏书家亦未见,直至清初陈士杰发现而雕刻刊行,但亦因流传不广,故而研究者寥寥,成为缺憾。相反由于《注解伤寒论》和《宋本伤寒论》相对较早于元代、

《中国楚辞学第20辑》

方铭、周建忠、汤漳平主编的《中国楚辞学(第20辑)》为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会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包括:楚辞学史研究、楚辞文献研究、楚辞影响研究、屈原事迹及思想研究研究、离骚研究、屈原其他作品研究、宋玉研究、

《稿本龙井见闻録(一函五册)》

龙井位于浙江杭州,以龙神著称,其地山水幽邃,尤以西湖龙井茶闻名。北宋高僧元净住持时,称寿圣院,因以扬名。元净交游当代名贤,与赵抃、苏轼等相唱和。元代僧以仁撰《龙井志》,然久逸,故实遗缺。清乾隆年间秀水

《中国楚辞学第二十一辑》

本书为屈原及楚辞学国际学会研讨会论文集。主要包括:离骚研究、天文研究、九歌研究、宋玉及其辞赋研究、楚辞与文学发展研究等,体现了目前屈原及楚辞学研究的*成果。有的致力于理论探讨,有的进行文化照观,或进行宏

《西湖赋》

《西湖赋》,卷首有西湖全图,文字以韵文行笔,是一部图文并茂、朗朗上口的西湖志。柴绍炳,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虎臣,号省轩。工诗文,下笔辄有数千言。少即有文名,“西泠十子”之首。凡天

《北京地区近代石刻选粹》

本书约13万字,插图300余幅,系对北京地区近代石刻文物进行著录研究的专著。本书收录产生时间在1840年至1949年的北京地区的各类文字石刻,包括北京18个区县近200处石刻,内容包括近代名人石刻,如恭亲王奕?、荣禄、

《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图-居庸关》

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图·居庸关:重现历史之辉煌今天所见的居庸关被修复城墙总计4100多米,敌楼、铺房、烽隧等建筑物28座,关内修复各种建筑30座,包括寺庙、亭榭、仓储、神机库、户部常设居庸关的衙署及书馆

《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图-明十三陵》

在《北京周边山区历史景观图·十三陵》上,可以看出古人对风水的仪式性解读。从天寿山诸陵寝的分布看,长陵位于天寿山中峰之前,基本处于陵区中央,其他各陵寝分布于两侧,形成以长陵为中心,其他陵寝左右排列

《绍兴风俗志》

《绍兴风俗志》十二卷,补遗两卷,褚树青主编,(清)金明全撰,线装书。一函5册319个筒子页此书详细记录了清末绍兴地区一年之中的各种风物习俗,具有很高的地方文献价,是研究绍兴的重要史料,供史学、民俗学研究者

《清恭王府研究》

本书是对清代恭王府进行专门研究的著作,内容较为完整,分五章介绍了清恭王府的方方面面。*章从宗室封爵、皇子分府、王府规制和数量等方面详细谈了王府与清代宗室封爵制度的关系;第二章详细叙述了恭王府的历史沿革

《历朝名媛诗词》

《历朝名媛诗词(乾隆癸巳新镌套装1-6册)》内收王嫱、蔡琰、鱼玄机、薛涛、李清照等汉至元间两百余位名媛的诗词,共六百九十八首,以诗存人。诗词前附名媛绣像(共约五十七幅),又叙小传。《历朝名媛诗词(乾隆癸

《战国诸子概论》

本书讲述了战国巨变与士人向文人的转变、战国士人的理性精神与著述风气、战国儒家著作、战国道家著作、法家及战国其他诸子著作、战国诸子的文学思想、战国诸子的书写技术等内容,以哲学为视角,在诸子思想的历史深处

《甲骨拼合五集》

本书系中国古代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首都师范大学分中心主持的“甲骨文摹本大系”项目的精选集。本书从十万片甲骨中择其内容重要,且为学术界所熟知的甲骨约2000余片,将其甲骨摹本与片形相应部位的文字相对照

《黄帝内经素问吴注》

本书为明代名医吴昆(15511620)对《素问》的注释。他出生于中医世家,先后拜师不下72人。他注《素问》多与实践相合,务去空谈,创建颇多,为后人所推崇。本书以现存最早的万历本为底本,以日本元禄六年书林吉村左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