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西纪程——清末民初文献丛刊》
《使西纪程》是清代*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所著。是其从上海到伦敦五十天的日记后经由自己整理而成,这些日记是郭嵩焘按照清政府指示“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向政府)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
《使西纪程》是清代*任驻外公使郭嵩焘所著。是其从上海到伦敦五十天的日记后经由自己整理而成,这些日记是郭嵩焘按照清政府指示“出使各国大臣应随时(向政府)咨送日记等件”,“凡有关系交涉事件,及
《新民说》是梁启超在(清)光绪二十八(1902年)年至三十二年(1906年),用“中国之新民”的笔名,发表在《新民从报》上的二十政论文章。1916年部分收入《饮冰室文集》;1936年收入中华书局出版的《饮冰室合集
晚清刘学询著,据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石印本影印,分上下两卷,前有《谕旨》,刘学询《自序》。1899年,刘学询以二品衔道员身份赴日本考察,他大量考察了日本的金融、司法、军工、矿业等,是书收录了作者游历日本
本书为清光绪二十年刊本,全两卷,收录了薛福成自光绪十五年到光绪二十年间上书皇帝的部分奏折。清光绪十五年,薛福成以三品京堂候补的身份担任出使英、法、意、比四国大臣,在考察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的同时,也认
本书据一九二一年刊本影印,梁启超著。《清代学术概论》运用西方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针对当时具体的学科、学派、学者的特点作出了详细的评价。全书突破传统学术史的阐述框架,以“时代思潮”来论
甲骨文研究专著,罗振玉撰。罗振玉考释甲骨文字*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据永慕园印本影印。前有沈曾植、柯勋忞题诗,罗振玉《序》,末有王国维《跋》。全书八篇:一都邑、二帝王、三人名、四地名、五文字、六卜辞、七礼
王闿运撰,十六卷,据清光绪十二年成都墨香书屋刊本影印。1864年湘军攻破南京,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湘军在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之后,曾国藩想要以修志来反映湘军的史志。但曾国藩在世时,王闿运并没有编纂《湘军志
《訄书》是章炳麟的*部自选的学术论文集,初刻本共收论文五十篇,曾多次重订,影响很大。《訄书》集中体现了章炳麟早年的政治社会思想。《訄书》公开从正面批评了孔子和孔学,进而对于封建中国的“天道”
本书为容闳晚年英文撰写的一部自传体回忆录,书中回顾了容氏一生以“西学东渐”之志,寻“维新中国”之路,却屡遭曲折磨难的生命历程,饱含着他对祖国前途和命运的忧心瞩望。作者纵横四海,遭遇
周作人著。据一九三四年人文书店刊本影印。周作人应沈兼士之邀,于辅仁大学作了数次关于新文学问题的讲演,邓恭三做了详细记录,后经讲演者校阅,公开出版。本书共有五讲,附录二篇。*讲为文学诸问题,如什么是文学
贯通中西思想的《大同书》,酝思较早,而正式成书较晚。康氏自称早在1884年就开始“演大同主义”,1885年就“手定大同之制,名曰《人类公理》”。1898年秋,康有为在日本时,已有稿本20余篇,19
《孔子改制考》是一部变法理论著作。在它的序言集中表达了康作书的目的,用大同社会代替封建专制统治,向封建社会提出了挑战,振聋发聩。其次,在书中,康有为猛烈抨击了封建专制主义,表现了民主自立的思想。康有为
全书从教育萌芽论述始,到清末中国教育,对各个朝代、各个历史时期教育制度的沿革、重要的文教政策、学校办学体制的演变,以及重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等都进行了详尽的描述或评述。
“美猴王”连环画版是“美猴王”系列产品之一,内容从“猴王出世”“大闹天宫”开始,到唐僧师徒四人*终实现“取经归来”结束,是广大青少年读者耳熟能详的传统
《劝学篇》,张之洞著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并于同年发表。《劝学篇》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要放在率先的地位,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