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陈廷焯
:

上海书店出版社

《唐宋律词词谱》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唐诗宋词又是其中的奇彩异葩,千余年来久盛不衰。宋词是唐诗的延续与发展,从宋词中我们不难发现唐诗的满篇经络。本集词谱的特点,用“词是诗之余”、“近体诗每句都是律句&rdqu

《四部备要(全100册)》

《四部备要》,中华书局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陆续编辑排印。这部丛书收书336种,依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用丁氏仿宋活字排印,个别影印。这部丛书性质和《四部丛刊》相仿,但《四部丛刊》着眼于选择宋元明珍本影印

《霸权与帝国:古希腊的历史和人性》

古希腊的历史和人文很精彩,令人向往。然而,关于古希腊的知识大多是以抽象而概括的概念和评价存在,却缺乏对具体内容的了解,。所以,学习这段完全不同于中国的历史是一个有趣的补课过程。史诗般的历史都有其力量和

《上海年鉴》

1852年英文版《上海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印,是目前可见的蕞早的上海年鉴,也是全国范围内蕞早的年鉴。作为上海的地方性年鉴,此书由当时在上海的英国人编辑,在20世纪之前中国年鉴稀缺的情况下,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当

《四部丛刊》

《四部丛刊》由近代著名出版人张元济主持编辑,是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的大型古籍丛书。先后出版“初编”、“续编”、“三编”。这套丛书按照《四库全书》分类方法,编排成经史子集四个

《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收字相当丰富,在很长一个时期内是我国字数最多的一部字典(直到一九一五年《中华大字典》出版,达四万八千余字,才超过了它)。它以二百一十四个部首分类,并注有反切注音、出处、及参考等,差不多把每

《杜维善口述历史》

生长于旧上海豪门、名伶世家,当过一晚上兵,没有“子承父业”,而终成为台湾软玉勘探地质师、中国和丝绸之路古钱币收藏研究大家。亲睹以其父杜月笙为主的黄金荣、张啸林三位个大亨的成败兴衰,与以蒋氏为

《古籀汇编》

《古籀汇编》汇集甲骨刻辞、钟鼎款识、周宣石鼓、秦汉吉金以及古玺、古陶、古币、古兵器各种文字,共约三千个单字,重文三万余个,是一部集大成的篆文工具书。『籀文』又称『籀书』、『大篆』。战国时秦国使用的文字

《佩文韵府》

《佩文韵府》是清康熙年间的大型官修类书辞典。该书以元阴时《韵府群玉》和明凌稚隆《五车韵瑞》为基础,汇合类书中有关材料增补而成,并按照平水韵分平、上、去、入四声,每一声按韵目依次排列,大约收录单字一万个

《中国历史纪年表》

本表附于多卷本《辞海》之后,单行本也印刷多次,十分畅销。方诗铭编*的《中国历史纪年表(新修订本)》编制力求准确,尤注意于与出土文物相结合。本表起于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到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促织经》

博识多闻,是儒家强调的治学理念。孔子说的“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历来为人所重视,这种“多识”的追求发展到宋代,就成了一种“尚博”的风气,以致宋人有一物不识、一事不知为耻者。

《北山酒经》

在中国,酒的历史非常悠远流长,仪狄造酒的传说正是其例证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造酒的原料、技术的持续进步,世人对酒的认识也日益丰富。赵宋王朝虽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但经济文化高度繁荣,使其在许

《诗韵合璧》

本书是清代来极为流行的韵书,系作者采择以前各韵书之长编辑而成。收词极丰富,排列甚精当。书中还辑入《诗腋》、《词林典腋》二书,收大量诗词典和旧诗常用语词。据广益书局1922年版影印。诗赋有取分裁兹将词林典腋

《阮仪三口述历史》

本书稿为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组织编纂的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丛书之一。由口述人阮仪三与整理者(撰稿人)潘君祥合作编撰。书稿对著名历史文化建筑遗产保护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阮仪三教授的

《明经世文编》

《明经世文编》,共504卷,另有补遗4卷。由晚明陈子龙、徐孚远、宋徵璧诸人主编,周立勋、李雯、何刚、夏允彝、彭宾等21人参编;其他参与校阅、鉴定者多达186人。全书收入明代臣僚429人的尺牍、奏疏、公文、杂著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