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取之为取,而莫知与之为取。
--《后汉书》
:

莲花

莲花 PDF

作者: 安妮宝贝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年: 2006-3

ISBN: 9787506335867

页数: 210 页

作者简介:

安妮宝贝,自由作家,现居北京。曾任职金融广告网络等行业。已出版短篇小说集《告别薇安》,散文及短篇小说集《八月未央》,长篇小说《彼岸花》,摄影图文集《蔷薇岛屿》。

内容简介:

全书收录安妮墨脱之行所拍八张图片,皆沿途所见。

《莲花》叙述年轻女子庆昭身患疾病,滞留高原,静等死亡。中年男人善生刚刚结束追名逐利的暄腾往日,内心长久压抑的黑暗苏醒,准备去与世隔绝的墨脱,寻访旧友内河。内河是被世界遗忘的女子,命运多舛。一路上善生向庆昭讲述自己和内河的往昔,雅鲁藏布江江河谷的奇崛险阻,恰似叙述中依次展开的一代人苦痛而流离的蜕变过程。

猜你喜欢

风起陇西
2025-04-17 9.3k
2025-04-18 2.3k
北上
2025-04-19 1.9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很快地看完这本书,读的过程中感觉很晦涩。这或许是她的写作风格吧。安妮宝贝应该说在前几年的时候网路上很火很火。不过我倒是没怎么看过她的前几本书籍。在这本书里面,我感觉她能擅于挖掘人性的另一面,把那种人性的“叛逆”描写的酣畅淋漓。人是双面的,而人有是虚伪的,好面子的。于是人性正面被我们夸大,受着阳光的洗礼,而背面却被我们理所当然的认为是叛逆,是桀骜不驯,是堕落,是被社会或者道德潜规则所不容。然而当读完这本书,我却发现,其实它们是来自于人之本性--向往执著的面对生与死,面对自己的内心的渴望。淡定一生,随遇而安,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再有了......安妮宝贝的《莲花》较之看她早期的作品,感觉更有深度和思想,就像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引起的质变那种感觉。这本对生命意义探寻的小说,有关寓意,有关心灵的历史,有关人所走上的路途......值得一读再读。而像现在这样才粗粗的看一遍,远远不能了解它的深意。小说看完好几天都还在想,不知道该怎样描述它带给自己的思想和震撼,想起那句,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本小说,让我们开始学会思想......优美的文笔,谜一样的三个主角,险象与美景交织的西藏,墨脱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怀着复杂的心情看完了这本书一如既往安的风格发现了另一个我不曾涉足的世界也许这辈子也不可能涉足我没有那样的勇气也许真的应该一个人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把所有的恐惧和烦恼都抛到脑后只管往前走所以看完了这本书我就想去那个地方墨脱去那个未知的世界体验不同的生活安成功的将那个地方的神秘与美展现在了作者的眼前并吸引他们去那里探索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莲花在认识安妮宝贝的时候就有所耳闻虽然最后的摄影并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是整本小说不管是文字情节思路都值得一看安妮宝贝的巅峰之作三个人三个故事最后都在凡世中得以安息这是件郑重的事.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有人说《莲花》是安妮的一个巅峰。这时的文风已经转向清决、安然、自然。她对文字有她自己的一套理解和使用。摆脱世俗寻常的禁锢。用安妮式的文句轻描淡写而又清冷决绝的述说人性最自然、真实的状态。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安妮宝贝最精彩故事情节发展得最顺利的一本书,女主角很悲惨,最后因泥石流死在山谷,一生就非常惨,忧郁,凄惨!女主角向往自由,不停地漂泊、流浪,把自己弄得很孤独无助。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安妮宝贝的文字,素雅而简约,润物细无声般流入你的心底。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很喜欢,一直一直很喜欢安妮的文字。希望这些文字继续陪伴我们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安妮宝贝更名为庆生,再读以前的作品,总是有不一样的体会。她代表的,是八零九零后文艺青年的整个时代。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之前看过的这次买来收藏算是安妮宝贝最好看的作品了可能我个人不太喜欢之前的那类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从告别薇安到后来的庆山,我一直都是你的忠实读者。书里有我的青春过往,成长,还有未来。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安妮宝贝转型期的文字,少了尖锐多了平和。珍藏版的摄影很棒。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看完这本书的感受就是自己也想奔去西藏了。安妮的文字总是那样细腻,心思缜密的少女情怀。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还没看完的书籍,很喜欢安妮的书、文字,买了好多她的书噢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在我第一次离家在上海漂的时候,意外地很喜欢这本书。后来买了,纯为纪念那段时光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