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
:

《朱自清:择偶记——感悟名家经典散文》

PDF

作者: 朱自清 

出版社: 京华出版社

ISBN: 9787807240877

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1/22-1948/8/12),原名自华,号实秋,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阴历十月初九日生於江苏江都县。他的祖父和父亲一直在江浙一带做小官,六岁时随家从东海移居扬州,他成长于扬州,故自称扬州人。家道小康,后来就每下愈况。

内容简介:

《择偶记》揭露青年男女在封建婚姻枷锁下的辛酸生活;封建的婚姻制度,其本质是无视情爱和性爱,否定人性。旧社会的婚姻悲剧,概来源于此。在文章中,作者凭着他的老实,凭着他的真诚,向人们诉说着他过去四次择偶的往事,风趣地描述了自己儿时择偶的情形,于平淡轻松的叙说中,反映了一代青年不幸的婚姻命运,批判了全凭父母之命、媒约之言的不合理的婚姻制度。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他的散文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是收入《背影》、《你我》诸集里的《背影》、《荷塘月色》、《温州和踪迹》之二的《绿》等抒情散文。朱自清的散文不仅以描写见长,并且还在描写中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的写景散文在现代文学的散文创作中占有重要地位,他运用白话文描写景致*魅力。如《绿》中,就用比喻、对比等手法,细腻深切地画出了梅雨潭瀑布的质和色,文字刻意求工,显示出驾御语言文字的高超技巧。他的炉火纯青的文字功力在《荷塘月色》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在描写月色下的荷花之美时,作者将它比喻为明珠,碧天的星星、出浴的美人;在形容荷花淡淡的清香时,又用了“仿佛远处高楼上飘过来的渺茫的歌声似的”一句,以歌声比喻香气,以渺茫比喻香气的轻淡,这一通感手法的运用准确而奇妙。与上述绚丽禾农艳的比喻相比,朱自清还有另一语言风格的散文,即用平易的语言,在朴素的叙述中寄寓真挚深沉的情愫。这类作品常常能表现作者正直、热情、进步的心怀,如《生命的价格--七毛钱》、《白种人--上帝的骄子!》等均为这一风格的代表作,其中影响*的是《背影》。这篇散文描绘了一幅父子车站送别的图画。文中用平易的文字描写了父亲爬上站台的动作,于滑稽、笨拙的动作中,传达出父子间的真情。这篇散文洗去了他往日的铅华,透过父亲的一举一动,读者似乎看到了作者惨淡的家境。

猜你喜欢

胜算
2025-04-08 9.5k
红雾
2025-04-08 3.1k
记一忘三二
2025-04-08 1.7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小时候的背影一文,让他成为膜拜的对象,你想想,我们不是当年对课文里的人都当作神一样来膜拜,几十年后,看见这个集子,忽然发现原来他也是普通人,有一种出乎意料的惊喜和窥见隐私的愉悦,呵呵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喜欢背景匆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喜欢朱自清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刹那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这两篇百读不厌!!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很好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