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声近体诗古今七百家》
2025-02-23 01:17:10
诗歌词曲

作者简介:
李乃珍男,1942年生,山东聊城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任国企总工程师,有专业著述。文学爱好者,万喜诗词理论研究,编著《实用诗词曲韵典》(齐鲁书社2010年版)。
内容简介:
在中国,尤其是在古代,会写诗词的人常被尊为才子、才女,爱读诵诗词的人常被赞许为风流儒雅之士。中国是诗词的国度,尤其对诗情有独钟。写诗是乐事,没有几个人是为了找罪受而写诗的;写诗又是苦事,不受磨炼之苦难出好诗。读诗就不一样了,读自己写的诗是快事,洋洋自得者有之,手舞足蹈者有之,会满足人所共有的成果享受欲;读别人写的诗是“找事”,往往用一种审慎而挑剔的目光去读,既想从中发现亮点、学点新东西,又自觉或不自觉地指手画脚一番。一个人写的一首诗,必须面对千千万万、形形色色的读者,别人赞扬固然是好,吹毛求疵挑剔一通也奈何不得。写诗者很少仅为自娱,多数在求知音。越是大诗人,求知音之心越真切。杜甫说“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为知音难觅而感到凄怆;最认真的是贾岛,他掷地有声:“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读他们盼涛,不能不有一种特别的感动和敬畏之心!自唐而降,历朝历代诗人辈出,优秀作品不胜计数。本书择其一二,录于一集。举办一个1400年间近体诗的珍奇博览会,徜徉其问,倾情浏览,尽享近体诗带来的诸般快乐。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