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差》

作者简介:
于贝尔·达弥施,艺术哲学家、艺术史家,生于1928年。曾任教于法国高等社会科学研究院。主要著作有:《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瑟伊出版社,1972;繁体中文版,台湾扬智出版社,董强译,2001);《透视的起源》(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87);《帕里斯的裁决》(弗拉马利翁出版社,1992);《来自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的一个童年回忆》(瑟伊出版社,1997)。
董强,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赴法国留学,旅居巴黎12年。早年师从世界文学大师昆德拉。1995年合作创办法国第一家以介绍中国文化为宗旨的出版社“中国蓝”。1997年成为以法语写作的外籍作家,同年获博士学位。2001年起受聘于北京大学法语系。主要著作有:中法双语诗集《远方的手》(1997),法语诗集《松绑的手》(1997),法语专著《亨利?米肖的现代诗与绘画》(1998),专著《梁宗岱:穿越象征主义》(北京,2004)等。回国后致力于翻译法语文学与美术著作,迄今已逾二十部,包括《小说的艺术》、《波德莱尔传》、《云的理论:为了建立一种新的绘画史》、《西方1500年视觉艺术史》等。2008年,因在法国文化研究领域获得的成就,以及为中法文化交流作出的突出贡献,获法国政府颁发的“法国教育骑士”荣誉勋章。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法国艺术史家于贝尔·达弥施有关摄影与电影研究成果的汇总,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探讨摄影的本质,同时提出一个一直萦绕着他的问题:摄影是没有历史的,或者说,由于摄影的本质,不可能存在一种摄影史——哪怕在纪念他所崇敬的瓦尔特·本雅明撰写的《摄影小史》时,他也多次重申这一问题;第二部分,分述三种不同的摄影实践,包括曾经昙花一现的立体视像、法国当代作家兼摄影家德尼?洛什的创作,以及加拿大多才多艺的全能艺术家迈克尔?斯诺的作品;第三部分专门讨论“建筑摄影”这一特殊类型;第四部分探讨运动的图像,也就是电影中的影像,提出一个“节奏-影像”的概念,与德勒兹的“时间-影像”与“运动-影像”相映成趣。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