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世界里的“花果山”》

作者简介:
隋淑光,1970年出生,2001年于华东师范大学生物学系获理学博士学位。基于多年接受教育及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一直是“科学与人文必将从分野走向整合”这一观点的坚定支持者,并在科普创作中努力践行。2014年起受邀在《中国科学报》进行专栏写作。2015年被授予“上海市优秀科普作家”称号。
编著有《生物入侵者》(《少年科学大讲堂》丛书中的一种,入选新闻出版总署第六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图书,2009年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外来生物入侵——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当代中国科普精品书系》中的一种,2011年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参与撰写《十万个为什么(2013年,第6版)》(承担“能源与环境”卷中的“生物入侵”“生态足迹”模块)等图书;发表科普文章、书评等七十余篇;译著有3种。内容简介:
本书以中国古代文化作品为基底撰文,作者基于丰厚的阅读积淀和多年学术研究建立的专业素养,从《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山海经》《镜花缘》《聊斋志异》等撷取科学元素,信手拈来,如数家珍;论及相对论、黑洞理论、量子理论、虫洞、基因、遗传学等,娓娓道来,鞭辟入里。书中的许多篇目,如“吴承恩的相对时空观”“冥府,古代想象中的高维空间?”“‘狭义相对论’视角下的‘长生不老’”“吴承恩与达尔文,谁该向谁致敬?”“罗贯中与李汝珍的科学意识”“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克隆’意象”等,都让人惊叹于作者独特的思考视角和不凡的想象力。当然,作为一本意在体现科学与人文相融通的作品,作者并非简单地借传统经典之“壳”来传播科学知识,或是借现代科学之“矛”来解析传统经典,书中科学与人文两条主线并不是泾渭分明的平行线,也不是简单缠绕成的线团,它们更像是DNA中的两条核苷酸链,在互相交织、影响下凝成一个有机整体,并催生了孕育新生命的力量。基于此,作者在全书中贯串了“以怎样的视野认识未知”这条暗线,因为无论是书写了璀璨文化的历史名家,亦或是创造了辉煌成就的科学巨匠,他们与我们每一个人一样,面对的是同一个世界,历经这个世界同样的变迁与轮回,生发出同样的疑惑、忧虑与感慨。当科学与人文分立时,我们便割裂了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而只有“科学与人文从分野走向整合”,我们才能站在更广博的视野上认识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