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自传+特斯拉自传+人类群星闪耀时》

作者简介:
古拉·特斯拉(1856—1943),“交流电之父”。是美国杰出的发明家、物理学家、机械工程师和电机工程师,同时也是预言家、UFO科学研究的鼻祖。他一生的发明不胜枚举,获得专利的就有1000多项。与其他天才一样,这位科学巨匠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与传奇的,甚至差点被我们遗忘。特斯拉出生于1856年7月10日,家乡在斯米连(现属于克罗地亚的戈斯皮奇市)的一个村庄,父母都是塞尔维亚人。1862年,特斯拉全家移居到戈斯皮奇,他因此失去了很多乐趣。1875年,他进入奥地利的格拉茨科技大学修读电机工程。1883年,特斯拉任职于斯特拉斯堡的爱迪生大陆公司,其间,他制造出了*个感应电机模型。1884年,他来到纽约,靠前雇主查尔斯·巴彻勒所写的推荐函在爱迪生机械公司工作,但因爱迪生公司未履行之前对他的承诺而辞职。1887年,他创建了自己的公司——特斯拉电灯与电气制造公司,后因与投资商在其关于交流电发电机的计划上产生分歧,*终被罢免职务。1888年,他为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演示了无电刷交流电感应马达,并开始在西屋电器与制造公司位于匹兹堡的实验室与乔治·威斯汀豪斯一起工作。1891年,他证实了无线能量传输。同年7月30日,他加入美国国籍,正式成为美国公民,并在纽约第五大道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1893年至1895年期间,特斯拉研究高频交流电,用圆锥形的特斯拉线圈造出了百万伏的交流电,研究了导体中的“集肤效应”,设计了调谐电路,发明了无绳气体放电灯,并无线发射了电能,制造了*台无线电发射机。1895年,他替美国尼亚加拉水电站制造发电机组,值得一提的是,该水电站至今仍是世界著名水电站之一。1912年,由于在电力方面的贡献巨大,特斯拉与爱迪生同时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但两人都拒绝领奖,理由是双方都无法忍受和对方一起分享这一荣誉。1943年1月7日,将发明视为一生的事业的科学巨匠尼古拉·特斯拉在纽约酒店3327号房间病逝于心脏衰竭,享年86岁。
斯蒂芬·茨威格(1881年11月28日—1942年2月22日),奥地利小说家、诗人、剧作家、传记作家。代表作有短篇小说《象棋的故事》《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回忆录《昨日的世界》,戏剧《耶利米》等。茨威格出身富裕犹太家庭,青年时代在维也纳和柏林攻读哲学和文学。1901年,出版*本诗集《银弦集》。1904年大学毕业取得博士学位,随后去西欧、北非、印度、美洲等地游历。1934年遭纳粹驱逐,流亡英国和巴西。1942年在巴西自杀。
玛丽•居里(1867-1934年),法国著名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1903年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1911年因发现元素钋(Po)和镭(Ra)再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成为历史上头一个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居里夫人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将实验成果应用到医学上治病救人。由于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居里夫人于1934年3月因恶性白血病逝世。
内容简介:
《特斯拉自传》
是尼古拉·特斯拉亲笔撰写的一部自传。在书中,他亲述了其1000多项伟大发明的过程与心路,客观而深刻地展示了自己传奇的一生,并揭开了爱迪生将其视为较大劲敌背后的真相。全书以其少年生活为开头,又以其对世界和平的期望而收尾,体现了一位发明家、科学家的历史责任感:他的一切努力和发明都是为了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维护世界和平。
《人类群星闪耀时》
是斯蒂芬·茨威格所著的一部传记合集,里面呈现了12个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域搜寻到的人类历史中曾经星光灿烂的时刻:巴尔沃亚到不朽的事业里寻求庇护、亨德尔的精神复活、鲁日有如神助般在一夜之间创作出了《马赛曲》、古稀之年的歌德如情窦初开的少年疯狂热恋十几岁的少女未果的哀歌、决定滑铁卢一役战果的一分钟……看命运之手是如何巧妙地选中了这12个人,又是如何将这改变人类历史的使命投诸其身。这些历史时刻像耀眼的星光在夜空闪现,将漆黑的夜空瞬间照亮,驱散了人类幽暗的长夜。
《居里夫人自传》
分为两部分:*部分为居里夫人自传,居里夫人真实地记述了她作为一个普通女孩坎坷的求学经历,战争带来的灾难,她在追求科学道路上的顽强坚持,及她对伴侣、孩子、家庭生活的爱。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对美国之行记忆犹新,在战争中她采用镭射气治病救人。第二部分是皮埃尔传,是居里夫人为丈夫所写。居里夫人用真诚而坦率的语言,通过对两人共同追求的科学事业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来往的回忆,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了皮埃尔•居里对科学的崇高追求和无私高尚的人格魅力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