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栻集》

作者简介:
张栻(1133—1180),字敬夫,一字钦夫,号南轩,学者称南轩先生。卒后三十余年,追谥宣,后世因称张宣公。南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生于蜀而长于湘,因遵嘱葬父于潭州宁乡(今属长沙),遂徙居于此,故又称其为湖南宁乡人。张栻早年师从胡宏于碧泉书院,学成之后,先后创建城南、道山、南轩书院于善化、宁乡、衡山等地,并于乾道元年(1165)受聘主持岳麓书院教事。张栻一生致力于治学、育人,以岳麓书院、城南书院、石鼓书院为基地,奠定了湖湘学派的规模,并*终成为集湖湘学派之大成的代表性人物。
邓洪波,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学院文化研究工作,曾经主持、参加国家重大文化工程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5项、国家重点图书项目8项、湖南省及教育部社科项目6项、港台合作项目2项,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参编词典6部、整理古籍8部,合计近500万字。
内容简介:
收录《论语解》《孟子说》《南轩文集》三种著作,虽非全集,但篇幅已占张栻著作总量的百分之九十,学术精华尽已囊括。
《论语解》十卷,以“致知力行”的理学思想阐发《论语》义理。
《孟子说》七卷,侧重从王霸之辨、义利之分的角度论说孟子思想。
《南轩文集》四十四卷,收张栻创作的词、赋、古诗、律诗、表、启、记、序、史论、说、书、答问、题跋、铭、箴、赞、墓志铭、祝文、祭文等各类文体。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