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阿典籍互译系列-悬诗》

作者简介:
王复,女,译审。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阿拉伯语专业。2012年退休前,任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今日中国》杂志阿拉伯文版主编。现任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专家委员会阿拉伯语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有70多部中、阿文翻译作品发表,涉及不同的领域。乌姆鲁勒·盖斯,历来公认“悬诗”是8世纪初古诗收集家哈马德·拉维叶(694~772)搜集的。7篇(或10篇)悬诗中有4个诗人是一致公认的:乌姆鲁勒·盖斯(约497~545)、塔拉法·本·阿布杜(543~569)、祖海尔·本·艾比·赛勒玛(530~627)和安塔拉·本·舍达德(525~615),还有其他三位分别为赖比德·本·拉比阿、阿穆鲁·本·库勒苏姆、哈里斯·本·希里宰。其中乌姆鲁勒·盖斯被认为是“悬诗”的代表诗人。据说人们曾问及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女婿、第四任正统哈里发阿里,哪位诗人的诗*好。他说:“大家没有在一起赛过,否则,胜者必定是浪荡王”,即乌姆鲁勒·盖斯,并说他的诗“词句洒脱而*准确,立意新奇而*优美”。陆孝修: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在报纸上发表阿拉伯语译作。译作和著作颇丰,是中国**本《阿拉伯文学简史》的译者。
内容简介:
“悬诗”出现在阿拉伯文学的蒙昧时期(即贾希利叶时期),是伊斯兰教创立前阿拉伯文学的代表作,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悬诗”采用“格西特”诗体,粗犷自然,反映了阿拉伯氏族社会崩溃时期的社会面貌。传说,在贾希利叶时期,每年“禁月”在麦加城东100公里处的欧卡兹集市上举行赛诗会,各部族的代表诗人竞相前往参赛,每年荣登榜首的诗作以金水书写于亚麻布上,并悬挂于麦加克尔白神庙墙上作为奖励,故称“悬诗”。乌姆鲁勒·盖斯创作的《悬诗》收录了众多此类作品。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