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用译卡勒瓦拉》
作者简介:
作者:埃利亚斯·隆洛德(EliasLnnrot)
隆洛德虽然出生于乡村的贫困家庭,但从小爱好诗歌,在大学期间遇到“芬兰历史之父”包尔旦,爱教授影响参加了采集芬兰民间诗歌的工作。他在一八二七年发表了以芬兰神话中*伟大的英雄万奈摩宁为题的论文。从此他没有中断过芬兰民间诗歌的收集。为此,他克服了各种困难,经受了各种苦难,他徒步、骑马、划船和乘橇,经过荒凉的沼泽、森林、洼地和冰原,在无数次的冒险中一首一首地收集民歌。隆洛德从人民口中记录着鲁诺,把零星的鲁诺集合而成一部首尾连贯的大史诗,这就是
《卡勒瓦拉》。
译者:孙用
历任中国鲁迅研究室顾问、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翻译家协会理事,在鲁迅著译的编注校印和《鲁迅全集》的出版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是鲁迅研究专家。半个多世纪中,为中国的进步文化事业和国际文化交流作了许多工作。曾获获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劳动勋章和波兰密茨凯维支纪念章,曾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26年开始自学世界语,先后从世界语翻译了许多外国文学作品。曾任中华全国世界语协会理事、中国世界语之友会会员。
内容简介:
《卡勒瓦拉》不但在一百多年前唤醒了芬兰人民的精神力量,而且还成了一百多年来芬兰文学和艺术的源泉。芬兰的画家、音乐家、文学家都与这部史诗有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它是画家加伦-卡莱拉(A.Gallen-Kallela,1865—1931)和音乐家息贝留斯(J.Sibelius,1865—1957)的强有力的灵感的来源,他们二人都是《卡勒瓦拉》的热情的读者。芬兰文学的*伟大的代表者都多少受到《卡勒瓦拉》的影响,在他们的作品中看得出遗迹来。戏剧家如基维(A.Kivi1834—1872)、艾尔戈(J.H.Erkko,1849—1906)、艾诺·雷诺(EinoLeino,1878—1926),小说家如林南柯斯基(V.Linnankoski,1869—1913),都写了以《卡勒瓦拉》的主要人物为主人公的作品。小说家阿河(J.Aho,1861—1921)的长篇和短篇,给芬兰的散文添上了新的美和力,就是由于他走的是《卡勒瓦拉》的民间文学风格的道路之故。著名的抒情诗人艾诺·雷诺从芬兰的民间诗歌学习了高度的艺术,他的大量的诗歌都依着《卡勒瓦拉》的诗行而写作。
《卡勒瓦拉》出版后不久,许多国家都有了译本,也获得了国外的专家和作家们的一致赞美。德国语言学家和神话学家雅各·格林(J.Grimm,1785—1863)提到《卡勒瓦拉》的非常的价值,将它的编者隆洛德与荷马、维吉尔等人并称;他又说,在描写自然景物上,除了印度的史诗以外,没有别的史诗可以与之相比。同国的语言学家施坦塔尔(H.Steinthal,1823—1899)只承认四部伟大的民族史诗,即《伊里亚特》《卡勒瓦拉》《尼伯龙根之歌》和《罗兰之歌》。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