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无知(理论之后的文学理论)/名家谈文学丛书》

作者简介:
作者:(英)安德鲁·本尼特编者:张云鹏译者:李永新译者:汪正龙
汪正龙,男,安徽省南陵县人,1965年3月生,文艺学博士,现为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南京大学美学研究所副所长,《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年刊)副主编。主要学术研究方向为文学基础理论与西方美学,著有《文学意义研究》(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西方形式美学问屠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等,另有译著二种,发表专业学术论文50余篇。安德鲁·本尼特,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与批评家,布里斯托尔大学英国文学教授,主要从事浪漫主义、文学理论研究,曾出版《作者》、《浪漫主义诗人与后世理论》、《济慈、叙事与听众》等专著,并与尼古拉·罗伊尔合著《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李永新,男,山东莒南人,1978年生。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学基础理论、西方文论及马列文论,曾参与翻译《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等多部著作。
内容简介:
《文学的无知(理论之后的文学理论)》是英国著名文学理论家、布里斯托尔大学英文系教授安德鲁·本尼特的论文自选集。
全书以读者理论与作者理论为研究重心,兼及英国浪漫主义诗歌与诗学理论,考察了读者反应批评与读者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发展,并突出强调了阅读的历史学与政治学问题,同时分析了后结构主义与解构理论,以及对阅读观念和时间做出突破性重估的德里达的著作的意义;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为论述的重点来分析阅读理论;作者还认为,尽管后现代和后结构主义理论宣传作者的死亡或消失的观点影响重大,但是作者问题仍然是目前文学理论的核心问题。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