笨鸟先飞早入林,笨人勤学早成材。
--《省世格言》
:

《明窗小札1965》

PDF

作者: 金庸

出版社: 中山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6057426

作者简介:

金庸,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生于一九二四年。曾任报社记者、翻译、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一九五九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一九九三年退休。先后撰写武侠小说十五部,广受当代读者欢迎,至今已蔚为全球华人的共同语言,并兴起海内外金学研究风气,有英、日、法、意、韩、泰、越、马来、印度尼西亚等多种译文,作品均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广播剧和舞台剧等,陆续在世界各地上演。

数十年来从事新闻工作,为报纸撰写社评和专栏文章近千万字,是华人世界中卓有成就的报人。亦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研究涉及法律、历史和佛学诸领域。曾获颁众多荣衔,包括英国政府OBE勋衔,法国“荣誉军团骑士”勋衔、“艺术文学高级骑士”勋章,香港特别行政区*荣誉大紫荆勋章;香港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加拿大UBC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和英国剑桥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香港大学、加拿大UBC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和台湾清华大学、政治大学的名誉教授,以及当选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和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的荣誉院士。

曾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英国牛津大学汉学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加拿大UBC大学文学院兼任教授。

内容简介:

《明窗小札1965》辑录了金庸于1965年在《明报》的《明窗小札》专栏发表的两百四十余篇社论、时评与漫谈等杂文。

金庸数十年新闻生涯中近千万字的政论文字,一直没有结集出版。两年前,金庸秘书受命搜集、整理金庸上世纪六十年代撰写的专栏文章。其中比较重要的,是金庸用“徐慧之”为笔名撰写的“明窗小札”专栏。这一专栏从1962年12月开笔,持续到1968年10月,除1967年间中断几个月外,几乎每天一篇。此书为《明窗小札》系列第三辑。

“金庸秉持‘明辨是非,客观中立’立场,可谓眼观全球,心怀民众,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而文风朴实简洁,观点鲜明犀利,见解独特新颖,尽显一代大师的风范。”

猜你喜欢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金庸大侠的东西是听说了很多的,但是除了武侠小说,第一次读到他的其他文字,有些兴奋,有些不解,果然金庸不是查良镛,查良镛不是本书作者也。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好书!香港不久将有一个“国际商品展览馆”(InternationalDisplayCentre)。这个展览馆的计划相当庞大,如果能够完成,对于香港和亚洲的商业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展览馆坐落在干诺道海旁,预算占地十万方呎,高卅一层,成为远东的摩天楼之一。这大厦就叫“国际大厦”。下面的多层用作展览馆之用。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不错的宝贝和描述的一样,装帧精美印刷清晰,值得购买。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大侠金庸的作品,必收!跟明河社的比起来质量也差不多了!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金大侠的小说有名,但社论散文也是一大家,希望早日出1966~76的社论集。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支持金大侠,评论现在看起来,很有远见。当当的活动价真是给力。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金庸先生的社评没的说,这本书,很不错,通过本书对当年发生的事有了大致了解,不错。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不知道用的是什么纸型,份量很轻很轻的。书不错。改天去弄套香港明河社原版的。呵呵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只听得砰的一声,大门被人踢开,几个人冲了进来。一人粗声说道:“庄帮主,帮中大事未了,你这么撒手便溜,算是甚么玩意?”正是宋长老。他率领着两名七袋弟子、两名六袋弟子,在这一带追寻游坦之。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老爷子的文笔值得追忆。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内容装帧都很好还好还好很好还好还好很好还好还好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大师的书籍买来丰富自己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书很好,包装也严实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包装完整,物流快速,好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期待后三卷的出版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