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

《李鸿章传:李鸿章的局限仍是今日国人的局限-国学大师梁启超倾力创作!》

PDF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 9787543896963

作者简介: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少年得志,12岁中秀才,15岁中举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出任共和党党魁,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他是西方学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者,是民智的启蒙者。在清末民初这个动荡不安、急剧变革的时代,能将舆论、政治、学问三者集于一身并能登峰造极者,唯梁一人而已。

内容简介:

梁启超说:“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从一个人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四十年,这样的人物无论如何都应该被重视和铭记。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镇压太平天国,创办洋务运动使其声望达到顶点,再到甲午战争撞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后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悲壮一生。甲午年洋务运动的破产,让人感到“以一人而敌一国”的无望与悲恸,梁启超也由此发出“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的感叹。梁启超把李鸿章与曾国藩、张之洞、俾斯麦、加富尔、伊藤博文等人做了比较,指出李鸿章是怀着忍辱负重、死而后已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的,只不过他缺少长远的政治眼光,不懂得为后世立百年大计。李鸿章不懂得现代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国民的地位、国民在现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因此在国际竞争中处处落于下风。处处受制。总之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民主政治的必然结局。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6 7.7k
追问
2025-04-16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5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6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书很差,梁启超的文笔确实厉害,但是那个雾满拦江的译文简直太差了,像小学生作文的水平,不够通顺,而且书中错别字好多,不知道是盗版书的原因还是出版社为了配合雾满兰江那独树一帜的九年义务教育写作风格,特意找了一个水平相符的文字校对员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一本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别人翻译梁启超原文的白话文,一部分是梁启超的文言文!中学的时候李鸿章被骂为卖国贼,近年来看了走向共和的电视剧出来认识真正李鸿章的想法,因为觉得走向共和里那演员演得实在太好了,觉得李鸿章太冤屈了;所以有了梁启超的李鸿章。算是比较中肯吧!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书籍挺厚,图文并茂。梁启超和李鸿章在政治上是公敌,私人交情也很一般,由他写李鸿章应该不会太失真。他本人自己也说:李鸿章如果知道有这本书,一定会含笑于地下道:“你这小子了解我。”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很显然,李鸿章是一个充满争议的历史人物。对中国近代化,他功不可没,可历史上那些不平等条约,也大都有他的影子。上大学时,我就选修的历史人物研究课上就讲了李鸿章,今天,买来梁启超的专著,希望能对李大人有一个更加全面、更加客观的认识。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选了本李鸿章传,梁启超著。一个拥有敏锐洞察力,位高权重的人物。愿背负万世骂名签下各种条约的人,是什么样的心境跟情怀。小时候历史课本里看到的,全是假象。国家,民族是近现代才有的意识形态,那个历史情景下,人还是更注重自己的名誉,愿毁自己一世清誉的人,胸怀何其宽广。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不在古人,在来者也。——梁启超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印象中的李鸿章和实际的李鸿章差很大书很不错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李鸿章可能是近代中国最被曲解和污名化的一个符号了,看看这位晚清重臣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真是大人物的作品,看后觉得公允有力量,还是看这样的书,才能看懂历史!绝对值得推荐!梁启超的原文我没有看,还是大家才能是我们心灵的老师!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以前只知道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参与者,对那时的历史知之甚少,也不求甚解,现在看过这本书的译本,感觉梁先生的客观和对国家的忧患意识让人尊敬,也觉得雾满拦江的作品不错,现在我内心就有一种冲动,还会继续买梁先生的作品,越看越发现自己的无知!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李鸿章传》。小平见铁娘子曾说,不做李鸿章,乃因袭老毛的话。李鸿章为清国做裱糊匠做到那个份上,也算是有大担当滴。梁任公不挟私见、持论公允、褒贬有据、殊非易事,特别是叙论,立意高远、目光如炬,文称敬惜悲,既悲合肥也悲自己。习总说,不能苛求前人干出只有后人才能干出的业绩来。此言不虚也。一直想了解此人,这回终于如愿以偿!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忽然对李鸿章有了了解的兴趣还要好好拜读梁启超的著作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对李鸿章其实充满了好奇心,生逢那样的年代当然要做事业,但为后人看,当然又会褒贬不一。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以史为友,学习吧。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因为在条约上签了字留下了骂名,但是实际上是一位值得尊重的前人,每个人都该读读李鸿章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作为李鸿章故乡合肥人,我觉得这本书很值得去细读。从李鸿章一生的经历,多多少少可以见微知著,管中窥豹看清晚清的跌宕历史。此外,这本书分两部分,一部分为白话版,另一部分为梁任公先生的文言文原版。读者可以相互对比,别有风味…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梁启超写的李鸿章传怎么能不读呢本书从李鸿章的早年落拓,写到他参加镇压太平军、甲午海战,创办洋务运动,周旋于世界外交舞台直至死去的一生。李鸿章从镇压太平天国发迹,随后创办洋务运动让他的声望达到顶点。但在甲午海战中,他苦心经营的海陆军全军覆没。而当时日本各国已经开化,民众在世界眼光和参政热情上已经大大领先,可满清政府仍然禁锢民智民力,失败也在所难免了。洋务运动的失败宣告了李鸿章创办的“官督商办”的官僚资本主义也必然失败的命运。因为官僚既不懂工商业的技术和管理,反而把它当作渔利的工具,这使得企业没有效率,压制了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