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言之美——朱光潜评传》

作者简介:
李茂增,男,1969年出生于河南省林州市。1991年7月毕业于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996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专业,200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分别获文学学士、哲学硕士、文学博士学位。现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中文系教授、军队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联席会主任委员、解放军军事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河南省外国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出版《现代性与小说形式――以卢卡奇、本雅明和巴赫金为中心》(东方出版中心,2008)等专著两部、《写作与救赎――本雅明文学批评文选》(合译,东方出版中心,2010)等译著三部,在《天涯》、《文艺理论与批评》、《外国文学》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三十余篇。
内容简介:
朱光潜是二十世纪中国美学*代表性的人物之一。本书依时间线索,将朱光潜一生划分为九个阶段,以每个阶段为一章,次递介绍各阶段的身世、家庭、行止、交游、学术、思想等,最后一章则专门讨论朱光潜之人格风范,以使朱氏形象更其生动亲切。作为一部评传性著作,一方面,本书力求对朱氏各个时期的人生面相作全面丰富的呈现,但鉴于朱光潜的学者身份,本书重点当然是朱光潜学术思想起承转合的发展脉络。作者在广泛吸纳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认为,就美学思想的变化发展而言,上述九个阶段则又可以简约为四个阶段:一是抗战之前以“人生艺术化”为标榜的无功利美学,主要在借鉴康德、尼采、克罗齐学说,强调审美和艺术对于人生的超拔意义;二是抗战时期“以文艺解放民族生命力”的号召,民族国家的维度开始进入了朱光潜美学之中,这实际上也构成了后来朱光潜美学思想转变的内在动力;三是五十至七十年代美学大讨论期间提出的“美是主客观统一”的命题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实践美学,马克思主义成为朱氏美学的重要印记,但这并不意味着朱光潜彻底抛弃了早年的思想和学说,毋宁说是以马克思“实践”概念重新整合、改造早年的美学思想。四是晚年建立的作为历史哲学的人道主义美学,这既是朱光潜维柯研究的直接成果,也是他以马克思哲学统合康德、尼采、克罗齐等人的逻辑结果,更是朱光潜一生试图以审美和艺术拯救中国现代性危机的一个必然结论。
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