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中自有强中手,莫向人前满自夸。
--《警世通言》
:

《红楼梦杀人事件》

PDF

作者: 江晓雯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ISBN: 9787513300117

作者简介:

江晓雯,浙江舟山人,一九*年出生,获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文学硕士学位及中央戏剧学院影视艺术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文学和影视艺术研究工作,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曾出版个人学术专著,并发表各种学术论文多篇,也曾创作十数部电视短剧。为重度推理迷,酷爱一切精

内容简介:

涉江采芙蓉——晴雯含恨而去;彩蝶枯屏风——迎春密室惨死;月本无今古——惜春魂归地府;冷月葬花魂——黛玉泪尽太虚……是谁把水般的女儿,推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在诗一般的意境里,杀意充满了整个大观园……

猜你喜欢

胜算
2025-04-19 9.6k
红雾
2025-04-19 3.2k
记一忘三二
2025-04-19 1.8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尽管辛弃疾的这首《青玉案》描述的是一种朋友间意外邂逅的惊喜。但是,用在推理小说的阅读体验中,恐怕读者们也都不会感到陌生。毕竟,不知道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我们将自己全身心地投入到一个又一个罪案故事中,在地铁到站时忘记了下车,在肚子早已经咕咕叫时想不起来吃饭,在早上天光放亮时却以为黄昏刚至……我们做了所有这一切损害我们自己健康的事情,而所期望的,不正是小说结尾给我们的那种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般的惊喜吗?而为了那份惊喜,我们甚至会忍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看完了,很不错的书啊,戏谑一下:))话说这天曹雪芹酒酣沉睡,直到晌午才醒了过来。却见枕边放了一本《红楼梦杀人事件》,花团锦簇般,煞是好看。“这又是哪里来的小子,借用我的红楼写同人小说了。”曹雪芹暗自嘀咕了一句,却并没有放在心上,继续沉沉睡去。从写《红楼梦》起,这部书就让无数人为之痴迷;他一边写,一边就被四处传抄。有多少人借用红楼梦,写了多少伪作仿作戏谑之作,曹雪芹早已见怪不怪,懒得去理了。到得傍晚,曹雪芹再次醒来,却见一张秀丽的雪浪笺夹在《红楼梦杀人事件》之中。“赠君以妙书,为君之一娱”——这却是脂砚斋的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暗红地绣花鸟纹”封面(囧,《天下收藏》看多了),书名旁一只彩蝶翩翩起舞,匕首横亘“杀”头但肃杀气息甚少,这就是《红楼梦杀人事件》的封面。封面就已经很古意萧飒,而小说的场景与人物又都来自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红楼梦》,读者很容易就能被吸引到熟悉的语境中,免去了阅读其他推理小说对于人物关系的熟知过程,直接融入案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享受断案的乐趣。看完整个小说,让我想起最近非常流行的一个电影《盗梦空间》,这本《红杀》倒有点“红楼盗梦”的意思。每个“杀人事件”都好像是“杀手们”设计好的一个梦境,“涉江采芙蓉”中竹筏上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看到这个题目,还是非常的欣喜的,红楼梦竟然能从这个角度写,内容中,人物和场景也都是红楼梦的原话,原样,就算是遇到了具体的案件,说话的口吻也都极力的模仿里面人物的性格,看的出来作者亦是一个红楼迷,可事事都没有完美的,前半部分,觉得作者还是比较有耐心的去揣摩,后面大结局的时候有些不耐烦一样,比如宝玉竟然能说出,是为了四大家族的利益等等之类的话与宝钗对峙,这就很可疑,可能作者当时会犹豫,不让宝玉说这话,可是这些话又必须点出来。再就是我个人感觉,这是作者在为宝钗翻案的,一般的都认为宝钗会做人,心思想法很阴险,为了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红楼梦杀人事件》,顾名思义,必是与红楼梦有所关联,实则这关联极其深厚,小说大量植入了红楼梦的内容,完全就是架构在红楼梦上完成的。而杀人事件不难让人想到日系推理,小说里面也发生了一串串的谋杀案,甚至于密室死亡,但是此推理设置的手法与日系推理还是有着相当大的区别的。首先不得不提早前颇多争论的日本作家的同名小说,两书同为推理,但是本质有许多不同之处,当然起同样的名字很容易被搞混,就读完全书的印象,私自揣测作者的写作动机,总觉得红楼梦杀人事件这个名字太过浅显,直白,容易把引入简单的推理方向,而忽略掉了作者特意营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渗入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以此为背景,或许能够使更多的本土读者,产生文化上的共鸣,而作品本身,也努力地汲取了中国古典小说的意境,试图在犯罪、推理、断案过程中发掘出一种古典的诗意和韵味。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这本书,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像是改编了红楼梦的内容,顶多是薛宝钗由爱生恨,制造出一系列的惨案,谁知看到最后才知道,这一切都是薛宝钗的苦心经营,心中顿时扭转了对薛宝钗的看法。但毕竟,薛宝钗绝对不会如此,只是作者希望红楼女儿都有好的归宿,不忍她们香消玉损,才给了薛宝钗这个机会。总体来说,构思是不错的。非常精心。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红楼梦外衣下的推理作品,有点稚嫩。用不了看多少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伏笔太明显了。不过看看也挺好玩的。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这本书读起来就是剧情没有文字华丽的感觉,老实说,失望,并不是特别厉害的剧情流。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红楼梦杀人事件(红楼梦是一幕高智商的骗局?何等谋杀诡计让十二钗劫数难逃?岛田庄司奖内地唯一入围作品)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红楼梦是中国的古典名著,能以此为题材多写一些通俗易懂的与此相关的作品,绝对可以将古典名著发扬光大!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这本书很好诶!虽然有点短,很快就看完了,但是里面的语言很优美,词句很生动,看这便能想象出那当时的情景!作者对狠一次的案件的描写都很生动,令人身临其境般。那些案件的构思都很精巧,堪称为高智商的骗局!当卫若兰怀疑惜春时,又笔锋一转,惜春“自杀”了!到了最后宝玉去质问宝钗,又觉得合情合理,再加上宝钗最后和莺儿的对话,当时真的就认为宝钗就是凶手!但后来真相大白,虽然晴雯、惜春、迎春、黛玉、宝玉,还有湘云和卫若兰都有很好的结局,但宝钗的命运和袭人的话和心里描写却留给读者淡淡的忧伤。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不要半夜看哈,本来不是很恐怖,作者气氛渲染比较日系,看得我睡不着觉了,至于结局。。。出乎我意料之外哦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一口气读完了全书,小说情节设计巧妙,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在快餐文化时代,感觉这书比《红楼梦》好读多了!赞一个!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高中看过红楼梦,虽然很喜欢,但是太悲以致无法去看第二遍,如果有番外是这里的结局会让很多红迷欣喜的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