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

失落的一代

失落的一代 PDF

作者: [法]潘鸣啸 

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出版年: 2013-9-24

副标题: 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 1968-1980

ISBN: 9787500092445

作者简介:

潘鸣啸(MichelBonnin):法国汉学家,在巴黎获哲学学士、中国语言与文化学硕士及历史学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中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现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当代史。主要研究范围为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问题:民主运动、就业、民工等,并对中国政治制度进行探讨。早在20世纪70年代,即开始进行有关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研究,在多种法文和中文刊物上发表论文。20史记90年代初,出任在香港成立并由法国政府资助的法国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创办杂志《神州展望》法语版及英语版。

欧阳因(AnnieAu-Yeung):早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后获法国语言学博士学位。长年从事法汉双语教学、翻译及语言研究工作,1998年法国政府授予她国家一级教育勋章。

内容简介: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引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随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达到了轰轰烈烈的高潮。这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口大迁移不仅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这一代人被称为“失落的一代”。

如今,“失落的一代”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中流砥柱,新一届领导人,7个政治局常委中,4个当过知青。

现在,中国的命运已然落在了他们的手中,他们将如何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这本书将带我们深刻地认识并了解这一代人,了解他们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4 7.7k
追问
2025-04-14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4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4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书中记叙的正是我们这一代的故事。见过,听过,甚至经历过。历史的错误惩罚了一代人,其影响之深远恐怕还未消失。书名“失落的一代”五个字作了最客观、最贴切的总结。作为同一代的“失落者”,感同身受。希望历史不再重复,“失落”不再重演。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最近很想了解有关这方面的事情,它深刻地改变了一代知识青年的命运,功与过任凭后人评说。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1966年中国掀起“文化大革命”,学校停课,城镇中学生先“闹革命”当红卫兵,后被下放到农村去。据统计,1968至1980年间的下乡人数,大约有1700万。这场有组织的大规模人口迁移,是一场彻底的政治运动,名为“上山下乡运动”,在世界或在中国来看,都是史无前例的。这场运动对整整这一代城镇青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打乱了他们的生活秩序,使他们失去了受教育的机会,而且影响他们的家庭,以及整个城市社会,甚至农村社会。这整一代人可以被称作“失落的一代”。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这个暖暖的季节,有书陪伴的日子里,每天的时光都是新鲜的枝叶,每天的欢悦都是幸福的鲜花,每天的心事都是甜蜜的果实,每天的每天都是充足的自在,世界读书日到了,左手执卷,右手握笔,做个快乐十足的读者。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一部研究文革知青运动的专著,还是不错。在读此书前,我也认为,知青下乡运动的产生,仅仅是利用完红卫兵之后的某种措施,仅仅是为了建立新的秩序。实际上,书中用很多材料证明了,1969—1972年,城市工厂曾大量招收农民入城,将他们转化为拥有城市户口的正式工人。换言之,知青运动的背后,实际上还有极左派的理想诉求:通过让知青成为超级农民,缩小城乡差别,同时将农民转化为工人,也是缩小三大差别。此种理想主义背后,正是阿伦特所谓极权考虑的问题,不是具体的日常琐事或具体得失,而往往是为千年理想的大厦奠定基石。理解知青运动,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国家或者社会打了个盹儿,对许多人来说就是一生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虽然自己有着知青的经历,也有许许多多知青朋友,但从来没想过可以从这么宽广的范围以及这样的高度去研究中国知青问题。也没有设想过可以用这么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去探索此类问题。虽尚未读完此书,但已有井底之蛙望天兴叹之感了。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内容翔实至于具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书能再版已经难能可贵了解父母那一代人所经历的时代他们经历了却未必明白究竟是为了什么他们终将逝去但那段历史不能随之而去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他们也创造了那个时代。本书排版装订不错但纸张稍差印刷一般油墨味道重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了解那个十年,当年那些上山下乡可能已经是我们的父辈或者祖辈,也往往快退休了,属于他们的那个时代就快过去了。在互联网快餐时代,让我们停下脚步,回过头,看看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也是挺有意义的。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作者虽然是个法国人,但是对于上山下乡运动的调查研究很全面清晰,参考的资料也很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这一场运动给那一代人以及整个国家的影响,值得一读的好书。而且欧阳因翻译的也非常好,语言表达非常的流畅自然。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这本书以新的视野讲述了知青这一层的生活,本书从这一政策的动机,政策的演变,知青生活以及社会对这一政策的抵制几个方面讲的。对于这一段历史历来是我国的敏感地带,作品触及较少,这本书已是相当大胆。很有助于我们填补我们这一空白的历史阶段。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此书为平装版,装帧设计中规中矩,纸张一般,但好在字体印刷清楚。内容翔实,多达450余页。内容方面,尚未开始阅读,不予评价。(由公众号“山僧扫雨文学歪史”推荐)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我认为这本书必须仔仔细细读两遍才能理解作者想告诉我们的事情。作者是法国汉学家,但对中国和中共以及中国革命发展的历史相当了解。作者从各个方面,结合多方资料为我们展现了那个特殊年代所发生的事情,也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好书值得珍藏。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从一个法国汉学家的视角,再来重新回顾一下当年的那场声势浩大的运动,可以在一个相对中立,客观的角度去了解那一段历史,整整毁掉了,一代人的青春梦想,高高的白桦林里有他们的青春在流浪,品读一下这本书也可以回到那个岁月,静静的感受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今天刚收的,看封皮有错别字,“后被”错为“后备”,太明显了。
2023-05-04 12:51:41
15发表
很好的一本书,让我们了解了曾经发生的令人心寒的一段历史,一个人的胡思乱想毁了整整一代人,是国家和历史的罪人。
2023-05-04 12:51:41
16发表
真相让人心颤
登录后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