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
: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

PDF

作者: 李红涛黄顺铭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0252049

作者简介:

李红涛(1980-),黑龙江牡丹江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0),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国际文化和社会思想研究所副教授,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出版译著两部,在CommunicationandthePublic,Media,Culture&Society,InternationalJournalofPress/Politics,AsianJournalofCommunication,《新闻与传播研究》等期刊发表20余篇论文。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媒介社会学、国际传播等。黄顺铭(1973-),重庆人。香港城市大学传播学博士(2011),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体与集体记忆、荣誉社会学、新闻社会学等。

内容简介:

作为国内*本研究南京大屠杀集体记忆的著作,本书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本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和记忆地方里的记忆实践。

猜你喜欢

红墙大事
2025-04-14 7.7k
追问
2025-04-14 7.2k
文学回忆录
2025-04-14 2.5k
即兴演讲
2025-04-14 1.4k

所有评论

2023-05-04 12:51:41
0发表
《记忆的纹理》以历史为经,以不同的媒介场景为纬,深入探究南京大屠杀创伤建构与记忆形塑的过程,揭示国家权力、地方记忆社群、大众传媒如何合力塑造出南京大屠杀在当代中国的记忆政治与记忆文化。全书以文化创伤理论为核心的分析框架,追溯南京大屠杀创伤叙事在主流媒体上的建构过程,在纪念馆和线上公祭活动中的扩散与再生产,以及在赛博空间中所面临的叙事挑战。本书虽以“媒介”为核心,但并不流于对静态“文本”和“符号”的考察,而是力图揭示创伤叙事的生产和再生产,媒介纪念空间的生成,以及媒介舞台上和记忆地方里的记忆实践。
2023-05-04 12:51:41
1发表
舅舅和他同学一起写的书。见证了他写书的整个经过。视觉独特,内容翔实。
2023-05-04 12:51:41
2发表
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好好推荐。
2023-05-04 12:51:41
3发表
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著作不少,这本的观念和方法都有看点
2023-05-04 12:51:41
4发表
虽然是热门主题,但书写方式和方法论很新颖,有启发,值得阅读!
2023-05-04 12:51:41
5发表
很有历史感的一本书。会向更多的新闻人、历史人推荐。
2023-05-04 12:51:41
6发表
用心之作,值得阅读
2023-05-04 12:51:41
7发表
好好好好好好
2023-05-04 12:51:41
8发表
经典权威,可读性强
2023-05-04 12:51:41
9发表
还没看呢应该还好
2023-05-04 12:51:41
10发表
经典书籍,值得推荐!
2023-05-04 12:51:41
11发表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推荐。
2023-05-04 12:51:41
12发表
给我不少启发!!
2023-05-04 12:51:41
13发表
VeryGood~
2023-05-04 12:51:41
14发表
书角还好,,
登录后发表评论